無標題文件 0420-0424 三十五則重點新聞 -理登顧問有限公司
0420-0424 三十五則重點新聞


 0420-0424一週新聞重點

1】台商度疫關 應善用稅費減免

2】個人稅負低於扣繳額度 包租公報稅 稅局採多退少補

3】企業報稅新制 兩利多一注意

4】海外納稅抵減 有上限

5盈虧互抵 注意四大要件

6】長照、薪資、生活費… 所得稅申報今年有5大改變

7】名模條款 今年有2種扣法

85月報稅全攻略 掌握7項利多省稅

9不一樣的5月報稅月 4大變革不可不知

10小商家50萬元紓困貸款 臺企銀20日開辦

11】收到稅單 不要「已讀不回」

12】紓困產業 藍委呼籲政府提新「三挺政策」力挺銀行

13報稅停看聽5-長照特別扣除額上路 多抵稅6千元以上

14】正大專欄-因應疫情影響 海內外納稅義務人應注意事項

15綜所稅申報 留意四大變革

16八大稅目 開放緩繳

17稅務紓困 房屋稅減徵6千萬

18房屋稅5月開徵 61報繳截止

19一次性移轉訂價 留意2大要件

20印度稅兩大新制 勤業眾信:台商需留意

21疫情紓困 屏縣主動調降娛樂稅30

22房屋稅5月開徵 全國因疫情減徵稅額逾6,000萬元

23房屋出租押金 兩方式課稅

24賣屋所得申報 兩大鬆綁

25列扣房貸利息 避免犯三錯誤

26今年報稅 七個不同快速掌握

27南市降房屋稅 籲屋主減房租

283大排富 原則上包括所得稅率20%以上者

29長照扣除額4對象 你適用嗎?

30外籍人士繳稅 把握三大優惠

31計算海外收入 提防三錯誤

32高所得族股利 適合分開申報

33年收20.8萬內 可免報綜所稅

34斜槓族 慎防薪資遭虛報風險

35醫藥費列扣 先減除保險給付

 

1台商度疫關 應善用稅費減免

2020/04/20 旺報 葉文義

因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大陸各級政府部門推出一系列紓困政策,支持企業度過非常時刻。會計師建議,若台商屬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產業和企業,應多留意當地政府的詳細紓困政策動向,企業可以結合所在地區的具體政策,並根據自身情況及所處產業判斷適用,降低疫情對企業經營衝擊。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會計師徐曉婷表示,台企財會主管應注意各項租稅優惠政策和減稅降費措施。第一,在今年5月底前,重新檢視並申請2019年度大陸企業可以享受的租稅優惠政策;第二,盤點及評估大陸財政部及稅務總局2020年第8910號公告之各項減稅降費措施,避免遺漏任何享受優惠機會。

 

4大面向紓困解難

 

舉例而言,2019年度大陸企業可以享受的租稅優惠政策,包括:購買單價不超過人民幣500萬元之設備或器具改為一次性認列成本費用;申請適用特定行業與製造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虧損扣抵等措施。

 

徐曉婷進一步提醒,企業若適用相關租稅優惠須留意自主管理避免受罰,如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須自行對相關費用做適當帳務處理並備妥相關文據備查。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服務部營運長劉惠雯指出,截至目前,大陸政府推出刺激經濟復甦和紓困解難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稅收/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金融支持、財政支持和通關四大面向,儘管其中多為臨時性支援政策,但部分政策對企業的現金流和投資計畫都有可能產生深遠影響。

 

例如在稅收上,對進口原產於美國的物資,恢復關稅減讓義務,不加徵關稅,已加徵稅款予以退還;對受疫情影響納稅確有困難的企業和中小企業予以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困難產業之企業如受疫情影響而虧損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四大類服務業,其企業所得稅虧損後抵年限最長可自5年延長至8年。

 

大型設備投入需謹慎

 

在財政金融政策上加強對製造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重點保障企業信貸支持並給予財政貼息。在貨物通關方面,建立快速通關專門受理視窗和綠色通道,確保防疫物資快速驗放,且可先登記放行再按規定補辦減免稅相關手續。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服務部執業會計師周黎芳指出,為應對疫情,大陸政府對製藥、醫藥銷售、醫療和防護用品供應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對其為擴大產能而新購置的設備,允許在計算企業所得稅稅前時,一次性列報當期成本扣除,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

 

周黎芳提醒,大型設備的投入也需要謹慎衡量,疫情造成部分醫療防護產品的供不應求應該不是常態,各企業應根據自己的資金狀況、未來的銷售估計、市場需求狀況等等情形綜合考量,以期在享受政策優惠和資金投入間尋求平衡。

 

不少大陸台商受本次疫情影響,第1季因無法生產還要額外支付相關防疫費用產生虧損,因此有台商思考大陸移轉訂價是否需要進行調整。

 

調整移轉訂價再等等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稅務服務會計師段士良表示,台商現階段要考慮大陸子公司移轉訂價目前還言之過早,主要原因有二,一為大陸轉讓定價是以一整年的財報為單位,目前才4月,且後續疫情如何發展還不確定;二為移轉訂價的規畫是要以整體集團為考量,若後續當需求端也發生問題時,還要一併考慮歐美銷售子公司及台灣母公司的獲利狀況,才能對整體集團移轉訂價與稅負做出最有利的考量,保守建議從第3季後開始檢視集團全球受疫情影響的狀況,第4季後再密集檢視才比較全面。

 

段士良提醒,大陸生產公司如果在過往提交移轉訂價報告內的價值鏈分析只有承擔生產功能,即使大陸稅法規定單一生產功能要有一定利潤,但因大陸子公司也伴隨承擔生產風險,本次因疫情無法開工即為大陸子公司應承擔的生產風險,所以因為疫情產生的缺工、防疫支出、上游原物料供應不足等不利因素均可作為之後的調整項目,但是應該備妥相關證明文件,否則數年後稅局來查核移轉訂價時,還是可能無法接受大陸單一生產功能子公司產生虧損。

 

TOP

2個人稅負低於扣繳額度 包租公報稅 稅局採多退少補

2020/04/18 工商時報 林昱均

財政部指出,房東如果承租房屋給企業,企業給付租金會先扣繳10%,之後則檢視房東個人的所得稅負,官員表示,若個人稅負超過扣繳額度,則報稅時需補繳;若稅負低於扣繳額度,則國稅局將核退多扣繳的稅款。

 

包租公每年申報綜所稅為「必要費用標準(現為43%)」或「實際租賃支出文件」二擇一申報,租賃所得減除支出後再列入應稅所得。不過,如果當年度包租公個人綜所稅金額低於已扣繳款項,可以完全免繳稅並獲得退稅款,在申報上更為便利。

 

根據財政部2019年度「財產租賃必要損耗及費用標準」,出租固定資產如房屋、土地,損耗及費用減除比率仍為43%。房東若出租房屋,今年申報2019年度租賃所得時,可按照政部標準,房屋租賃所得的43%列為必要費用,等於只有剩下的57%要計稅。

 

舉例來說,如果A今年申報去年租賃收入42萬元,因為是租店面給企業,所以該業者已經申報扣繳10%、即為4.2萬元,等於A的已繳稅款項。如果A沒有提具一些修繕費支出證明文件,則租賃收入按57%計稅,等於有23.94萬元列為應稅所得。

 

A還有薪資收入50萬元、無配偶也沒有扶養親屬,扣除A的免稅額、薪資扣除額、標準扣除額(合計40.8萬元)後,還有9.2萬元應稅所得。

 

總體而言,A的稅所得為33.14萬元、適用綜所稅率5%,實際要繳稅金額為16,570元,遠低於A的繳金額,因此A只需申報、免繳稅,等到退稅時還可拿回25,430元(42,000-16,570)。官員也指出,我國包租公若適用住宅法第15條公益出租人條款,可享有每屋每月租金收入最高1萬元免稅,而且公益出租人必要損耗及費用率為60%,換言之,公益出租人報稅不僅每月可免稅1萬元,還能抵減六成收入,等於單年租金收入扣除12萬後、僅四成要計稅。

 

TOP

3企業報稅新制 兩利多一注意

2020-04-20 經濟日報 /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企業今年報稅時有一點注意、兩個利多,對於年度所得在50萬元以下的中小型事業,營所稅率已從18%調升至19%;不過對多數企業而言還有另外二個利多,分別是未分配盈餘稅率從10%降低至5%,以及產創條例投資抵減上路,未分配盈餘用於投資,甚至可以不必繳稅。

 

立法院在2018年初通過所得稅制優化方案,針對企業應納稅額,有減稅也有增稅,增稅部分是營所稅稅率從17%調整至20%;減稅是未分配盈餘稅率將從2018年度開始調降至5%

 

今年申報的是2019年度的營所稅,北區國稅局表示,基於所得稅制優化方案,營所稅稅率早已從2018年度開始調高至20%,但改革過程中顧及中小企業的負擔,特別針對課稅所得額在50萬元以下的營利事業,採漸進式調高,用三年期間慢慢調整,給予企業適應期。

 

官員表示,中小企業在去年報稅時,適用的稅率是首次調整的18%,不過今年報稅時就不同了,適用稅率將再調高至19%,到了明年5月申報今年所得時,就要跟其他大企業一樣,開始適用20%稅率課稅了。

 

官員表示,這幾年其實會發生中型企業稅率浮動的情況,由於漸進調整稅率政策只適用年度所得在50萬元以下的企業,可能同一間企業在前年獲利良好,年度所得超過50萬元,當年度就要適用20%稅率課稅;反而去年獲利較差,年度所得未達50萬元,今年報稅時還是可以改用19%稅率課稅,因此少繳一點稅。

 

今年度稅務還有另一項變化,在於當企業年度獲利完稅後,有部分盈餘希望保留作營運使用、不分配給股東,這筆未分配盈餘的稅率即將調降,從過去10%降低為5%

 

官員表示,未分配盈餘的申報課稅比較晚,所以企業今年雖然主要是申報2019年度的營所稅,但是未分配盈餘卻是報2018年度的,剛好也是配合所得稅制優化方案,調降未分配盈餘稅率後,在今年首次適用。

 

安永會計師周黎芳提醒,企業也要留意去年中修正通過的《產業創新條例》第23-3條,若以2018年度以後的未分配盈餘,投入興建或購置供自行生產或營業用的建築物、軟硬體設備或技術,皆可列為當年度未分配盈餘的減項,也就是原本要課徵5%營所稅的未分配盈餘,若用於投資,即可不必課稅,此項優惠同樣是今年報稅起首次適用。

 

周黎芳指出,企業要適用未分配盈餘投資抵減,要注意法規認可的是建物、設備、技術等資本支出,不包括也不能抵減取得土地成本,不過資本進口稅捐、安裝費等後續為營業使用的必需費用,都可提出抵減,只要提出契約、費用憑證支出證明文件即可,採紙本申請,也不限制補件。

 

描述: 圖/經濟日報提供

 

TOP

4海外納稅抵減 有上限

2020-04-20 經濟日報 /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海外台商回台報稅注意,跨國企業在台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時,要注意三個重點,首先,海外的納稅證明可以回來抵稅,但是有額度上限;第二,只有同一年度的海外納稅證明可以抵稅;第三,如果當年度忘記抵繳,最晚可以在五年內提出憑證退稅。

 

台北國稅局表示,總機構在境內的營利事業,有義務要將境內外全部分公司的所得合併申報課稅。但由於台灣租稅協定覆蓋率不高,為了避免重複課稅的問題,境外所得如果已經繳納所得來源國或地區的所得稅,可以提出當地稅務機關核發的納稅憑證,回台向國稅局抵繳營所稅。

 

官員表示,很多台商回來納稅時,常常會誤算可以抵繳的稅額上限,以2018A公司的案例來說,當年A公司有70萬元海外所得及200萬元境內所得,合計270萬元,原則上要依20%稅率繳納54萬元稅額。

 

官員指出,海外所得能扣抵的額度上限,比例不能超過海外所得占全部所得的比例,像A公司270萬元所得裡面只有70萬元是海外所得,所以當年繳納54萬稅額,依比例只有14萬元可抵減,A公司負責人不管在海外繳多少稅,回台最多只能抵14萬元營所稅。

 

官員提醒,同樣以A公司為例,即便在海外繳過稅,也只能拿同一年度海外納稅證明來抵稅,不可留著當時的納稅證明,想要在今年報稅時抵繳2019年的營所稅。

 

官員表示,假設A公司去年回台報稅時因故無法提出納稅證明,依《稅捐稽徵法》第28條規定,最晚可在五年內提出憑證申請退稅。

 

TOP

5盈虧互抵 注意四大要件

2020-04-20 經濟日報 /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企業經營並非每年都賺錢,「盈虧互抵」是有效的節稅管道,台北國稅局指出,很多企業都想運用這項管道節稅,但實務上最常見錯誤卻很基本,是因為獲利年度或虧損年度沒有如期申報,而導致錯失節稅權利。

 

官員指出,依據《所得稅法》第39條規定,企業可以從報稅年度的獲利純益額,先扣除過去十年間各期別的虧損,再進行計稅,因此過去有虧損年度的企業,今年報稅就有機會利用這個機制節稅。

 

然而想要盈虧互抵,就要注意四大要件,第一,限定是公司組織的營利事業;第二,會計帳冊簿據須完備,也就是錯誤申報、短漏報情形不能太嚴重;第三、虧損及申報扣除年度,都要使用藍色申報書,或經會計師查核簽證;第四,如期申報。

 

官員表示,依據財政部2012年函釋,國稅局查帳時發現漏未取得該有的憑證,包括進貨、費用及損失等,總金額不逾120萬,或短漏金額比例未超過10%,屬於情節輕微,可以適用盈虧互抵;如果憑證缺漏超過限額,就會失去盈虧互抵的權利。

 

TOP

6長照、薪資、生活費… 所得稅申報今年有5大改變

2020-04-19 聯合晚報 /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5月綜合所得稅申報即將展開,今年申報有五項新改變,增訂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新增薪資特別扣除額核實認定的選擇、調高基本生活費至17.5萬元,民國108年登記結婚的同性伴侶可選擇分開或合併申報、重新規範扶養親屬無謀生能力之認定原則。

 

KPMG安侯建業會計師游雅絜表示,108年度綜合所得稅新制的大重點是特別扣除額,政府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長照需求,適度減輕家庭照顧身心失能者租稅負擔,增訂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符合條件者 ,每人每年可定額減除12萬元。為了財政資源能夠有效運用,訂有排富條款,排除高所得者適用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

 

資誠會計師洪連盛說,今年增加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核實認定得選擇,民眾可選擇減除符合規定的 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或職業上工具支出必要費用,檢附相關證明文件自薪資收入中減除,每項費用分別以薪資收入3%為上限。申報時,薪資特別扣除額可採定額減除20萬元或特定費用減除二者擇一,且不分行業類別,均得擇優適用。

 

每人基本生活費所需費用從17.1萬元調高至17.5萬元,游雅絜表示,對部分納稅義務人而言,課稅門檻提高了。

 

同婚專法去年524日上路,108年度結婚同性伴侶,因屬結婚當年度,可試算最有利方式,再決定選擇分開或合併申報,結婚第二年後,應採用合併申報。

 

財政部放寬受扶養親屬無謀生能力認定標準,納稅義務人及配偶列報受扶養親屬符合身體、精神、智能障礙、重大疾病就醫療養或須長期治療等,取具醫院證明,或須長期照顧的身心失能者,不能自謀生活或無能力從事工作者。扶養未滿60歲直系尊親屬,如符合每年所得小於基本生活費17.5萬元者,或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身心障礙手冊者等,亦屬無謀生能力。

 

描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4/19/6/775621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

 

TOP

7名模條款 今年有2種扣法

2020-04-19 聯合晚報 /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KPMG安侯建業會計師游雅絜表示,之前年度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只能採取定額方式減除,今年新增另一個選擇,受僱者如果在108年度負擔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及職業上工具支出等三項特定費用,申報時,填寫薪資費用申報表、檢附憑證及證明文件,符合規定者 ,可核實認定。

 

游雅絜說,在選擇時,須留意各項特定費用,都訂有薪資收入3%上限,是個別單項計算限額,納稅人應視薪資所得多寡,及三項費用實際發生金額的分布狀況,加以評估。

 

假設年薪200萬元的上班族,實際與職業相關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及職業上工具支出等三項特定費用,分別為8萬元、9萬元及8萬元(有憑證),合計為25萬元,因三項特定費用共可扣除上限僅為18萬元,直接選擇採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定額減除20萬元,較為有利。

 

如年薪300萬元,三項共可扣除上限提高至27萬元,如符合規定,可減除實際與職業相關的支出25萬元,將比定額減除20萬元優惠。

 

資誠會計師洪連盛表示,年薪大於222萬元者,使用3%有利,低於222萬元,直接使用20萬元的薪資特別扣除額。

 

TOP

85月報稅全攻略 掌握7項利多省稅

2020-04-18 中央社 / 台北18日電

接近5月報稅季,今年共有7項省稅利多,其中,長照扣除額、「名模條款」均可首度適用外,受扶養親屬定義放寬,保障不課稅的基本生活費也提高至17.5萬,有利多口之家省稅。

 

家有2人適用長照 減稅達2.88萬元

 

財政部去年修正通過「所得稅法」第17條,新增每人、每年12萬元的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採定額減除,不論是聘用看護、使用長照機構服務、入住住宿式長照機構或由家人自行照顧,只要符合衛福部公告的「須長期照顧身心失能者」條件,今年開始都可適用;預計共有29萬人受惠,減稅利益約20億元。

 

不過,這項長照特別扣除額,是為了減輕中低所得家庭照顧身心失能者租稅負擔,因此設有排富條款,當年度綜合所得稅適用稅率20%以上、股利採單一稅率28%稅率分開計稅,以及按20%稅率課徵基本稅額者,不能適用。

 

財政部試算,假設家中有2名身心失能者,2人共可適用24萬元長照扣除額,在適用稅率5%前提下,可省稅1.2萬元;假設適用稅率為12%,減稅利益更高達2.88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長照與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兩者可同時適用,有身心障礙且需長照者,報稅時除可扣除12萬元長照扣除額外,也可同時適用20萬元身心障礙扣除額,合計32萬元。

 

台北國稅局說明,國稅局會主動搜集資料並與系統連結,民眾若查調所得或網路申報下載扣除額資料時,系統已提供標示符合長照扣除額資格,報稅時可免附申請文件。

 

但在家自行照顧者,大都需在報稅時檢附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或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影本等文件,其中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取得文件期間,今年也放寬至61日前。

 

7萬人適用名模條款 薪資所得多了可減除費用

 

因應大法官745號解釋,財政部增訂「薪資費用核實減除方式」(俗稱名模條款或林若亞條款),薪資族報稅,除適用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定額扣除20萬元外,也可選擇核實減除成本費用,但須出示單據,且僅限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及職業上工具支出可扣除,每項減除上限均為總薪資收入的3%

 

由於上述3項費用合計高於薪扣額20萬,採核實減除才划算,且3項費用都設有扣除上限,換算年薪至少在222.2萬元以上才會受惠;預估適用人數約7萬人,減稅利益介於20億至42億元。

 

基本生活費增至17.5萬元 多口之家受惠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保障國家不可對民眾「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課稅,因此,申報綜所稅時,若家戶「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身心障礙、教育、幼兒學前、長期照顧、投資儲蓄特別扣除額」合計數,小於所有人基本生活費的合計數,兩者差額也可於計稅時減除,多口之家受惠機率更高。

 

今年5月報稅適用的基本生活費標準為17.5萬元,較前一年提高4000元;假設是去年就受惠的四口之家,在所得、扣除額情形不變前提下,隨每人基本生活費增加4000元,4人合計增加1.6萬元,在適用稅率5%狀態下,最高可省稅800元,假設適用稅率為12%,則可省稅1920元。

 

扶養親屬認定條件放寬

 

民眾報稅時可選擇列報扶養直系尊親屬、子女、兄弟姊妹或其他親屬,計稅時也可扣除受扶養親屬所享有的免稅額及扣除額。

 

原先父母、岳父母、祖父母等直系尊親屬的扶養條件,為年滿60歲、或未滿60歲但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因身體傷殘、精神障礙、智能不足、重大疾病就醫療養無法工作,或年所得低於免稅額(現為8.8萬)才能列報。

 

今年放寬為,未滿60歲、但適用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或是受監護宣告,一樣能列報扶養,同時上述年所得門檻改以納保法中的「各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金額」(17.5萬元)為標準。

 

至於子女、兄弟姊妹或其他親屬(如孫子女、叔叔),原先只有未滿20歲,或已滿20歲但在校就學、身心障礙、因身體傷殘、精神障礙、智能不足、重大疾病就醫療養無法工作,才能列報;放寬後,未滿20歲但適用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或是受監護宣告,一樣可列報扶養。

 

健保費列舉扣除 放寬不限同一申報戶

 

財政部放寬健保費列舉扣除規定,民眾申報健保費列舉扣除,即使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不在同一申報戶內,也可列舉扣除;意即,以眷屬身分投保者,不論報稅時是否與被保險人,如母親同在一個申報戶中,都可申報扣除健保費用,金額不受限制。

 

重購抵減退稅優惠 非受扶養親屬設籍也能用

 

民眾重購自用住宅,只要符合4項要件,因出售舊屋所產生的綜所稅,都可扣抵或退稅,效果形同免稅,其中要件之一為「設有戶籍」,過去規定要納稅人本人、配偶及報稅時列報的「受扶養直系親屬」設籍才符合規定,今年放寬,只要本人、配偶、直系親屬設有戶籍即可,不再限制是受扶養的直系親屬;但只限非房地合一新制的舊制交易案件適用。

 

捐贈運動員專戶 不指名可全額列舉扣除

 

教育部去年開設「運動員捐贈專戶」,民眾去年有對其捐款,今年5月報稅將可列舉扣除,若未指定捐贈特定運動員,可視為對政府捐贈,捐贈金額可全數列舉扣除,且沒有贈與稅問題;若指定捐贈特定運動員,則只能在綜合所得總額20%限額內列舉扣除,超過限額部分須申報贈與稅。

 

不過,若指定捐贈對象,為捐贈人的配偶或二親等內親屬關係,不僅除無法列舉扣除綜所稅,還得全額申報贈與稅。

 

TOP

9不一樣的5月報稅月 4大變革不可不知

2020-04-18 中央社 / 台北18日電

接近5月報稅季,今年個人綜所稅共有4大變革,不僅申報期間首次可延至6月底,首批退稅也提早1個月發放,同性伴侶第一次可合併報稅,此外,綜所稅也首次可「無卡申報」。

 

不成防疫破口 綜所稅申報首度延至6月底

 

2019年個人綜所稅即將於51日開徵,擔心報稅群聚,成為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防疫破口,財政部史上首次全面延長申報時間,報稅截止日由原先的61日(因531日逢假順延)延後到630日,讓民眾足足有2個月時間申報,分散報稅人流。

 

同時,考量民眾若因染疫遭隔離治療,住院時間可能較長,以致無法在6月底前報稅,也放寬在出院後20日內申報完成即可。至於報稅需檢附資料的收件截止日,延長1個月至710日。

 

北區國稅局表示,428日起民眾就可先查調所得資料,5月開始申報,在以往報稅人潮最多的51日勞動節,以及報稅最後一天630日,各地國稅局、稽徵所會延長收件到晚上7時,622日至24日和29日、30日中午也會加班收件。

 

北區國稅局並呼籲,疫情期間多用網路報稅,若真有上國稅局需求,可善用線上取號,先線上拿號碼牌等快輪到自己再出門,到了國稅局,也要配合戴口罩、量體溫、室內人數控管、維持社交距離等防疫及分流措施。

 

首批退稅提前至6月底發放 294萬戶受惠

 

為增加民眾疫情期間可支配所得,財政部首次提早在6月底,就發放第1批退稅,以去年經驗推估,約有294萬戶受惠,可先領到新台幣455億元退稅,不用像過去等到731日。

 

不過,想成為退稅早鳥族,記得在51日至61日間完成網路申報,或以稅額試算線上登錄、電話語音回復申報,採人工申報、二維條碼申報及稅額試算紙本回復確認者,記得在511日前向「戶籍所在地」國稅局完成申報;若拖到6月才申報,要等到第2批或第3批退稅才領得到。

 

同性伴侶史上首次可合併申報

 

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俗稱同婚專法)去年三讀通過,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因此,2019年登記結婚的同性伴侶,今年5月報稅,首度可自選分開或合併申報所得稅,往後年度則一律要合併申報。

 

至於分開或合併報稅哪種方式較划算,會依雙方收入情形、受扶養親屬多寡等情形而有差異。舉例來說,若其中一方沒有收入或是有受扶養親屬,兩人合併申報可因扣除額增加,達到降低稅負效果;但若雙方都有一定收入、又無受扶養親屬,可能因兩人所得合併計算,導致適用稅率上升,建議先行試算,選擇最省稅的方式申報。

 

無卡報稅超方便 2新措施上路

 

為使網路報稅更方便,今年綜所稅申報導入2項新措施,幫助民眾不靠讀卡機,也能順利線上完稅,特別是今年碰上武漢肺炎疫情,更鼓勵民眾利用新措施,減少跑國稅局機會。

 

首先,今年開放可至統一、全家、萊爾富及OK便利商店等4大超商取得「查詢碼」,透過超商的多媒體事務機(KIOSK),如i-bon等,以自然人憑證或已註冊健保卡登入後取得,不用再跑國稅局臨櫃申請。

 

有了「查詢碼」後,民眾回家進行網路申報,可選擇以「身分證字號加戶號」的方式登入,再輸入「查詢碼」,便可下載所得及扣除額資料,過程中不需用到自然人憑證、健保卡及讀卡機。

 

其次,使用自然人憑證報稅的民眾,今年綜所稅可首次嘗試「無卡申報」,財政部導入內政部的「台灣行動身分識別服務」( T-FidO),把過去「讀卡認證」的環節,改為以手機進行生物辨識認證,如指紋掃描、Face ID等。

 

1步民眾要上「TAIWAN FidO 臺灣行動身分識別」網站,使用讀卡機及自然人憑證認證註冊,讀卡完確認身分後,網站會產出一組專屬QR code,民眾只要在手機上下載「T-FidOAPP,以APP掃描QR code即可。

 

2步為確認手機使用者身分,APP會要求民眾輸入生物辨識資訊,如指紋或Face ID,輸入後就算完成綁定程序,但可放心,生物辨識資訊並不會上傳出去、離開手機。

 

完成後,未來民眾要使用自然人憑證線上報稅時,只要點選「行動憑證」登入選項,搭配手機上的「T-FidOAPP掃描QR code即可快速完成登入,免再重複讀卡程序。

 

TOP

10小商家50萬元紓困貸款 臺企銀20日開辦

2020-04-20  經濟日報 / 記者仝澤蓉/台北即時報導

政府針對受疫情衝擊的個人店家、小商號等「小規模營業人」,提供新台幣50萬元的紓困貸款專案,臺灣企銀即日起開辦受理,強調從寬、從速、從簡原則,利率最高不超過1%,貸款期限最長1年。

 

臺灣企銀力拚三個工作日內,將周轉資金快速送到客戶手中,只要「小規模營業人」具有稅籍登記且每月銷售額未達使用統一發票標準,另簡易評分達70分,信保基金即可保證10成擔保,一樣可以順利申請政府的紓困低利貸款。

 

台企銀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響攤商、店家的生意,卻因為規模小,難以向銀行取得融資,這些急需被照顧的對象,不用準備過多資料,透過該行簡易申貸表格和簡化的核貸流程,只要達到審查標準就核予貸款。

 

借款人對申請貸款有任何疑難雜症,都可以在臺灣企銀國內125家分行最新成立的「紓困振興專區服務窗口」,由專人提供專業諮詢。該行身為全國唯一中小企業專業銀行,秉持主動關懷的精神,積極協助小規模營業人度過難關。

 

TOP

11收到稅單 不要「已讀不回」

2020-04-19 經濟日報 /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描述: 圖/經濟日報提供

 

民眾收到稅單、傳繳通知書等文件時,千萬不要「已讀不回」,以免最後名下財產被法務部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得不償失。財政部官員表示,針對重大欠稅、已讀不回案件都有可能送強制執行。

 

此外,每年也會定期與法務部開會,追蹤欠稅人財產狀況,並透過假扣押、限制出境、公告欠稅大戶等手段,來維護租稅公平。

 

近期基隆一位陳姓男子因積欠1.8萬元罰單,結果名下房屋被法務部執行分署法拍,而登上新聞版面。除了罰單未繳外,欠稅不繳也可能會被國稅局盯上,移送到行政執行分署辦理禁止財產處分、假扣押、管收、限制出境等措施。

 

中區國稅局舉例,納稅義務人甲君被查獲漏報出售房屋收入,經國稅局核定補徵綜所稅並加罰,合計127萬元,甲君在繳款書送達後,迅即將名下不動產以贈與方式移轉到配偶名下,想藉此逃稅,最後被國稅局發現,將其名下財產假扣押。

 

「限制出境」也是處理欠稅人的手段之一;官員表示,依據稅捐稽徵法規定,個人欠稅在100萬元以上、公司欠稅200萬元以上;或是在行政救濟程序結束前,個人欠稅150萬元以上、公司欠稅300萬元以上者,經稽徵機關審酌符合限制出境條件者,就會由財政部函請移民署限制個人或公司負責人出境。

 

若查獲欠稅人有透過隱匿或處分財產,來規避稅捐執行者,也可對欠稅人辦理限制出境。

 

財政部自2010年起,每年71日也都會公告重大欠稅案件,依據去年7月所公布資料,幾乎都是熟面孔。全國欠稅最大戶為環亞大飯店,欠稅24.5億元,同時也是欠稅最多的營利事業;個人方面,最大欠稅戶仍為已故股市聞人黃任中的兒子黃若谷,欠稅18.9億元,而光是黃任中家族,欠稅就超過50億元。

 

TOP

12紓困產業 藍委呼籲政府提新「三挺政策」力挺銀行

2020-04-18 聯合報 / 記者陳熙文/台北即時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我國曾在08年金融海嘯時提出「三挺政策」救經濟,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呼籲政府應提出新三挺政策,特別是要強化對銀行的支持,以加速紓困貸款的速度,建議調降金融業營業稅,或者增加信保基金的保證成數與額度。

 

2008年金融海嘯,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率領的行政團隊推動「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員工」三挺政策,希望由政府出面穩定金融市場,並協調銀行針對不裁員企業協助融資,讓銀行能發揮挺企業的行動,不要景縮銀根,繼續提供融資,使企業及勞工可以度過難關,有效降低失業率。

 

曾銘宗認為,疫情當前大大影響我國經濟,蔡政府強調紓困,希望加速相關貸款,但現行做法多淪為要求銀行履行社會責任,除了部分貸款全額擔保,其他則負擔89成,銀行仍須承擔部分風險,讓民間銀行對紓困貸款怯步,應參考當年三挺政策中「挺銀行」的原則。

 

曾銘宗表示,現行紓困貸款已有加速,但比起中小企業總放款額度仍有差距。他並指出,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重創國內金融產業,於是在1999年修改營業稅法,將金融業營業稅從原本5%降為2%,撥入存保準備金,調降的那3%就做為提列備抵呆帳,蔡政府可複製相關做法,但在調降幅度不必那麼大,約在1%左右。

 

不過,曾銘宗表示,從立法院針對紓困特別條例的協商過程中,財政部的態度顯然不願調降金融業的營業稅。他認為,若不調稅,他呼籲政府應該進一步提高信保基金的保證成數與額度,讓銀行更有信心放款,紓困中小企業。

 

TOP

13報稅停看聽5-長照特別扣除額上路 多抵稅6千元以上

2020/04/21 工商時報 林昱均

 

描述: 案例試算一覽

 

俗語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現在是家有一老,額外抵稅超級好。家中有一名70歲以上的失能長者,除了有個人免稅額13.2萬元,今年又多了長照特別扣除額12萬元優惠!

 

政府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長照需求,適度減輕家庭照顧身心失能者之租稅負擔,增訂「長照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定額12萬元。資誠(PwC)執業會計師洪連盛認為,以5%綜所稅率而言,等於多節稅了6千元;如果是綜所稅率12%,可以直接省稅14,400元。

 

不過,長照特別扣除額也設有三大排富條款,洪連盛提醒,如果落入這三種範圍,則無法享受到長照扣除額優惠。

 

第一種情況是減除幼兒與長照扣除額後,申報戶適用綜所稅率20%以上,民眾大概年收入至少都有121萬元以上,會被財政部列為中高所得者、不能享受減稅優惠。

 

第二種是股市大亨,只要選擇適用股利所得單一稅率28%就會被國稅局列「NG」範圍,因為適用這個報稅方式的,綜所稅率應該都在30%以上,等於年收入可能超過242萬元。

 

第三種是海外淘金族,如果海外所得超級多,必須採基本稅負制,也就是境內外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那同樣也是OUT。只要是在排富條款範圍內,就無法適用長照特別扣除額。

 

洪連盛舉例,如果陳姓小家庭一家四口包含父母兩人、一名國中子女、一位70歲以上有長照需求的長者,則四人免稅額為39.6萬元,標扣額、長照扣除額依序為24萬元、12萬元,公式總和為75.6萬元,比四口基本生活費總計70萬元還高(17.5x4),此時長照扣除額即可發揮節稅效用。

 

假設父母年薪合計160萬元,四口的免稅額、標扣額、長照扣除額、薪扣額合計的抵稅額度為115.6萬元,剩下應稅所得為44.4萬元,適用綜所稅率5%、稅金為22,200元(44.4x5%)。

 

但洪連盛指出,若陳姓小家庭沒有長照扣除額,則應稅所得為56.4萬元,綜所稅率就會提高到12%、稅金為29,880元(56.4x12-3.78的累進差額),將會多繳稅7,680元。

 

洪連盛說,增加長照扣除額有助減少應稅所得,因此各申報戶適用的綜所稅率也有可能因此下降。

 

而我國自20197月增列每人每年定額12萬元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部分民眾反映,醫院開立診斷書與相關文件時程較久,財政部特別發布函釋,只要是20191月到今年61日期間的長照特別扣除額文件皆可適用。

 

TOP

14正大專欄-因應疫情影響 海內外納稅義務人應注意事項

2020/04/21 工商時報 羅裕傑

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衝擊經濟,不少個人、企業都受到影響,財政部為因應疫情,於民國(下同)10935日公告延長1093月至5月各類稅務申報繳納期限,以確保納稅義務人權益,並於109319日發布台財稅字第10904533690號令,對於納稅義務人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施行期間(即109115日至110630日)內,因受疫情影響致無法於規定繳納期間內繳清稅捐者,得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稅,不受應納稅額金額多寡限制,延期期限最長1年,分期最長可達3年(36期)。

 

又為加速稅捐稽徵機關審核作業流程,財政部再於109325日發布台財稅字第 10904537900號令,訂定「稅捐稽徵機關受理納稅義務人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捐審核原則」。財政部表示,只要符合審核原則,個人或企業都可以申請延後或分期繳稅,且必須在各稅目申報期間內提出申請及相關證明文件,申請稅目在個人包括綜合所得稅、房地合一所得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在營利事業包括營業稅、營利事業所得稅、貨物稅、菸酒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在地方稅包括房屋稅、地價稅、使用牌照稅,另除本稅外、利息、滯報金、怠報金和罰鍰也包括在內。依據審核原則,例如自1091月起營利事業因受疫情影響任連續2個月,其平均營業額較1087月至12月或前1年同期平均營業額減少達15%,得申請延期或分期期數繳稅,稽徵機關將依個案從寬協助辦理。換言之縱使108年度屬於獲利,只要今年度有連續2個月的營業額下滑達到標準,亦可提出申請,值得企業留意,透過此項措施,企業可增加現金流量度過疫情危機。

 

此外應特別注意的是,由於我國與多國有簽訂「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及防杜逃稅協定」(下稱租稅協定),依據與各締約國所簽訂之租稅協定,任一他方締約國居住者可依據租稅協定享有一定的租稅優惠,其中規定所得人若非我國之居住者,即於一課稅年度(如採曆年制,指11日至1231日;如採滾動式,則任取連續12個月區間)內,在我國境內持續居留或合計居留期間未達183天,可適用租稅協定優惠。為阻止全球疫情蔓延範圍及確診人數不斷擴大,各國積極展開防疫手段,啟動鎖國政策、禁止境外人士入出境、強制居家隔離14天等措施,同時不少航空公司紛紛宣布停飛,導致國際班機一票難求,使國際旅行變得相當困難及複雜。若因防疫關係而使在臺居留期間超過上述183天,仍會影響該課稅年度申請租稅協定優惠資格。

[X] Close

 

故而在此提醒,疫情期間安排短期外派來臺工作而可適用租稅協定締約國之外僑人士,應更加留意在臺居留期間限制,宜預先向航空公司洽詢各班機售票狀況,及早安排出境轉機路線,以避免因居留期間超限而喪失租稅協定優惠之適用資格。

 

TOP

15綜所稅申報 留意四大變革

2020-04-21 經濟日報 /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5月綜合所得稅申報將開始,今年申報有四大特別的變革,包括適用範圍最廣的「長照特別扣除額」首次登場;「名模條款」立法通過,及基本生活費滾動調升,不論高收入族群或低收入家庭都有望享受到減稅紅包;同性婚姻去年過關,今年國稅局也將首次受理同性配偶綜所稅合併申報。

 

四大變革當中,受惠族群最廣的當屬「長照扣除額」,每人每年可定額減除12萬元應稅所得。高雄國稅局指出,長照扣除額共有四類適用對象,其中以家中有聘雇外籍看護工、有家人入住住宿型長照服務機構的情況較為單純,只要檢附去年度有效的聘雇許可函或繳費證明影本即可。

 

另外二類情況,則是針對巴氏量表評估失能等級為第二至八級的對象,若有確實使用長照服務,檢附繳費收據證明即可;若未使用以上各類服務,而是選擇自行在家照顧長者、失能者,則是需檢附去年度有效的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影本,或經指定醫療機構評估開立「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

 

值得注意的是,長照扣除額訂有排富條款,綜所稅適用稅率為20%以上的高所得者、股利採分離課稅的股利大戶,以及海外所得過高,以致於全年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的三類對象,都不適用長照扣除額的規定。

 

第二項重點變革是「名模條款」,由名模林若亞提出行政救濟、大法官釋憲而作出修法,以往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只能定額扣除20萬元,但今年起可改採核實列舉,適用於高所得、工作開銷也較高的族群。

 

勤業眾信稅務部副總經理王瑞鴻指出,名模條款可列舉費用包括「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及職業工具」等三類,但每個項目最多只能減除薪資收入3%,因此年薪未逾222萬的族群,選擇薪資扣除額(定額減除20萬元)較有利;譬如年薪250萬元的高薪族群,又有合格、金額足夠的三類支出憑證,全數列報扣除22.5萬元,才會比較有利。

 

第三項變革則是法定不課稅的「基本生活費」提高,王瑞鴻指出,財政部今年已將基本生活費從17.1萬元提高至17.5萬元,以四口之家試算,今年報稅有機會較去年多扣除1.6萬元,原則上申報戶人口越多,越有機會享受到節稅優惠。

 

最後一項變革則是同性配偶,同婚專法去年正式通過,許多同性伴侶正式結為連理,中區國稅局提醒,在新婚的當年度,二人的綜所稅可以選擇分開或合併申報,若分開申報,個別權利義務跟往年報稅一致;若選擇合併申報,則二人的標準扣除額合併為24萬元,且可以列報扶養對方家庭長輩,節稅更有空間,去年登記的同性婚姻,可以選擇對彼此最有利的報稅方式。

 

描述: 經濟日報提供

 

TOP

16八大稅目 開放緩繳

2020-04-21 經濟日報 /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今年報稅季遇到新冠肺炎疫情,許多稅務工作也受影響,財政部賦稅署表示,為幫助納稅義務人順利完成繳稅工作,財政部以二大措施因應疫情。首先是主動公告延長今年3月至5月期間,八大類稅務原訂申報繳納期限;其次,不論個人或企業,若因金流困境而難以繳稅,稅捐稽徵機關也會從寬受理延期或分期申請。

 

本次開放緩繳的八大稅目,包括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牌照稅、房屋稅及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俗稱奢侈稅)等。

 

官員表示,不論是納稅義務人、扣繳義務人,或是營利事業的負責人、會計人員或申報代理人等,如果在報稅期間內必須接受隔離治療、隔離或檢疫,因而無法在法定期間內完成申報及繳納,期限分別可延長半個月至一個月。

 

官員指出,如果展延期限屆滿,納稅人或代理人仍在接受隔離治療,申報繳納期限還可再次延長,從隔離治療結束的隔天起算,再延長20天作為繳納期限。

 

TOP

17稅務紓困 房屋稅減徵6千萬

2020/04/22 中國時報 王莫昀

房屋稅將於51日開徵,民眾須留心的是,繳稅期限並未如所得稅般延長1個月,但遭隔離、或染疫治療中的民眾,適用延後規範,另無力繳付的納稅人,也可申請延後最長1年、或分最多36期繳納。財政部指出,為協助飯店等業者度過難關,沒有營業的面積可以適用非住宅非營業房屋稅,稅率由3%降為2%,依目前最新統計,提出申請案已經多達1365件、減徵稅額近6088萬元。

 

財政部官員指出,所得稅申報期限一律延長至630日,但是房屋稅報繳期限仍為61日,未跟著延長,若民眾繳款書遺失或尚未收到,可向房屋所在地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補發,也可利用自然人、金融或工商憑證、已註冊健保卡及密碼,或TAIWAN FidO台灣行動身分識別,登入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網站,直接線上查繳稅款。

 

依賦稅署統計,今年房屋稅開徵件數891.20萬件、年增1.34%,稅額預計792.84億元、年增0.1%。其中,個人持有3戶以下、屬於自住用房屋約695.3萬件、占整量78%,不過稅額僅約305億、占比為38.5%。個人持有3戶以上屬於非自用房屋計71.8萬件、稅額約73.4億元,占比為8%至9%。

 

官員指出,今年房屋稅件數增加11.75萬件,但稅額僅微幅成長0.79億元,主因台北市、台中市等多個縣市,調降房屋評定現值,導致整體稅額與去年相較僅徵增。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許多旅宿飯店業者及企業,因業績不佳,營業面積縮減,向國稅局申請可改課非住家非營業用房屋稅,適用2%稅率。截至目前,全台有476家旅宿飯店業者適用稅務紓困,減免房屋稅5643萬元,另有889家一般企業申請停用商辦,減徵房屋稅444萬元,合計減徵金額近6088萬元。申請適用這項機制案件數,以台北市最高達355件,澎湖縣居次為167件,新北市緊追在後、為162件。

 

TOP

18房屋稅5月開徵 61報繳截止

2020/04/22 工商時報 林昱均

 

描述: 2020年房屋稅一覽

 

財政部21日舉行房屋稅開徵記者會,官員指出,雖然所得稅申報期限一律延長至630日,但是房屋稅報繳期限仍為61日,並沒有跟著延長。官員預估,各縣市在選後調降房屋稅、還有核實減免房屋稅政策,兩大因素會讓今年房屋稅額下降。另,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房屋稅減徵額度估計超過6,000萬元

 

官員指出,根據賦稅署統計,今年房屋稅開徵件數為891.2萬件、年增1.3%,房屋稅額預計792.8億元、年增0.1%。不過今年旅宿業者因疫情生意冷清,可依法核實減免房屋稅。

 

據今年房屋稅統計,個人持有三戶以下屬於自住用房屋,其件數為695.3萬件、占我國整體房屋稅件數約78%,而稅額約305億、占比為38.5%。

 

個人持有三戶以上屬於非自用房屋,其件數71.8萬件、稅額約73.4億元,占比皆為8%~9%左右。

 

至於營業用及事務所、診所還有慈善團體非住家非營業用類別,房屋稅件數約124.2萬件、占全國13.9%,但稅額為414.4億元、占比為52.3%,為我國主要房屋稅收來源。

 

惟在2018年底地方縣市首長選舉後,不少當選人要在2019年實現選舉的減稅承諾。官員舉例,台北市針對單一自住房屋或是公益出租屋減稅;新竹縣若符合購房屋住宅補貼者可折減房屋課稅現值16%;至於台南市原本要大幅調漲公告現值,為選票也緊急喊卡,將中古屋房屋稅漲幅歸零且新成屋漲幅降至58%。

 

此外,財政部指出,飯店旅宿業受疫情影響營收下滑,依規定若停用部分商辦樓層,可報請國稅局查證減徵房屋稅,停用期間可改課非住家非營業用房屋稅率,由3%降為2%,等於房屋稅負減免13,這項規定可適用在今年受新冠肺炎影響的企業身上。

 

官員指出,目前全國有476家旅宿業者提出房屋稅減徵申請共5,643萬元,另有一般企業889家申請減徵房屋稅444萬元,合計今年房屋稅額,估計至少減徵6,087萬元。

 

賦稅署強調,企業停用部分樓層的核實減免房屋稅為1991年的函釋,也適用在這次新冠疫情。

 

TOP

19一次性移轉訂價 留意2大要件

2020/04/22 工商時報 林昱均

自今年起,跨國企業可申請適用一次性移轉訂價,降低集團重複課稅風險。但國稅局指出,企業必須符合兩大要件,包括受控交易協議價款計入財務會計帳載數,還有其他參與受控交易企業也要調整會計帳簿。

 

實務上,企業常常要面臨未知的市場因素,像是匯率與原物料價格的大幅波動,導致企業必須做移轉訂價調整,以符合常規交易原則,降低集團重複課稅風險。

 

但過去財政部針對一次性移轉訂價,僅以個案認定方式處理,導致實務上很少企業可適用。

 

考量到國際趨勢均趨向同意廠商進行移轉訂價調整進貨物價,因此財政部在去年底發布解釋令放寬規定,只要符合一定條件,跨國企業可在會計年度結束前,進行一次性移轉訂價調整,可一併調整營利事業所得稅、關稅、營業稅以及貨物稅。

 

如果企業要申請一次性移轉訂價調整,首先在進口貨物通關階段,必須在進口報單註記「辦理會計年度一次性移轉訂價作業」,向海關申請以繳納保證金方式先行驗放貨物。

 

台北國稅局表示,企業完成一次性移轉訂價作業後,應在隔年1月底前,檢送「營利事業會計年度一次性移轉訂價進口貨物完稅價格核定申請書」、交易合約、正式商業發票及付款單證等資料,向海關申請核定完稅價格。

 

國稅局官員強調,企業必須依調整後的交易價格繳納稅費如關稅、營業稅、貨物稅、所得稅及代徵稅費等,才能在隔年所得稅結算申報時列報調整後的金額。

 

TOP

20印度稅兩大新制 勤業眾信:台商需留意

2020/04/21 工商 林昱均

今年2月初印度財政部公佈「2020財政預算案」,已於327日經印度總理莫迪同意後正式頒布,與台商營運密切相關的兩個稅務新措施為「印度股利課稅新制、擴大實施數位經濟均等稅」。

 

勤業眾信(Deloitte)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副總經理徐有德指出,新制將可解決因股東非股利分配稅之納稅義務人,而無法將已納稅負在居住國申報扣抵之情形,亦得根據租稅協定將股利扣繳稅率降至12.5%;並對符合規定之境外電商,擴大實施2%的數位經濟均等稅,跟隨國際數位經濟課稅趨勢。

 

202041日起,印度公司發放股利時,不再由印度公司做為納稅義務人繳納股利分配稅(Dividend Distribution Tax),而改由股東為納稅義務人;若發放股利予境外股東,依照當地法令印度公司於給付時,應適用20%扣繳稅率辦理扣繳,附加稅及捐另計。徐有德指出,印度股利課稅新制,可解決過往因股東非股利分配稅之納稅義務人,而無法將已納稅負在居住國申報扣抵之情形,且依台灣與印度簽署之租稅協定,可進一步將股利扣繳稅率降至12.5%,大幅減少投資稅負成本。

 

TOP

21疫情紓困 屏縣主動調降娛樂稅30

2020/04/21 中時 林和生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娛樂產業首當其衝,屏東縣政府為協助業者度過難關,決定主動調降46月的查定稅額,降幅達到30%,首波暫訂持續3個月,將視情況決定是否延長,估計縣內共有950家業者受惠,金額約在200萬元。

 

屏縣府財稅局長程俊指出,肺炎疫情衝擊許多產業,中央政府啟動不少紓困方案,但考量部分業者恐無暇申請或不得其門而入,於是啟動盤點縣內現況,發現包括抓娃娃機、網咖、水上活動等娛樂業者普遍營收大幅下滑,於是主動減徵業者查定稅額。

 

程俊表示,符合查定稅額的娛樂業者,因經營方式特殊或規模較小,繳稅方式都是以過去營業額為基準,每月繳交固定稅額,所以調降稅率後,業者不需要提出申請,屆時收到需繳稅金都已經是減稅後的金額,估計每月減稅金額超過90萬元,對業者來說不無小補。

 

至於另一種自動報繳娛樂稅的業者,因受疫情衝擊會直接反應在每月營業額上,所需要扣繳的金額也會降低,因此不需直接處理這部分。程俊說,產業界受到疫情的衝擊來得又急又快,首波減稅政策將試行3個月,未來會持續視疫情狀況進行調整,延長與否仍不確定。

 

TOP

22房屋稅5月開徵 全國因疫情減徵稅額逾6,000萬元

2020-04-21 經濟日報 / 記者翁至威/即時報導

不只所得稅報稅季來臨,房屋稅也即將在51日開徵,繳納期限至61日止。財政部賦稅署今(21)日表示,業者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可向地方稽徵機關申請部分樓層停用,以適用較低房屋稅率。據統計,今年因疫情而減徵的房屋稅將逾6,000萬元。

 

桃園市地方稅務局局長姚世昌表示,觀光飯店、旅館、店家等營業人,若因受到疫情影響,導致部分樓層未作營業使用,可向所屬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未使用部分可改用「非住家非營業用」的較低稅率來課稅,稅率可自3%降到2%,一下子減輕三分之一負擔。

 

姚世昌指出,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核准476家飯店業者申請未使用樓層改以較低稅率課稅,減徵稅額達5,600餘萬元;若再加上其他小店家申請減少營業面積所減徵的稅額,合計將減徵超過6,000萬元。

 

桃園市稅務局表示,將開徵的房屋稅所屬期間為去年71日至今年630日,全國開徵件數約891萬件,年增1.34%;開徵稅額792億元,年增0.1%,幾乎持平。

 

為何稅額成長幅度不如件數成長?姚世昌表示,疫情減徵並非主要因素,主因是去年不少地方政府透過調降房屋評定現值,來祭出房屋稅減稅措施,像是台北市、台南市、新竹縣等,導致整體稅額成長有限。

 

此外財政部賦稅署表示,若納稅人因新冠肺炎疫情遭隔離治療、居家檢疫等,繳納期限可自動延長至630日;不過一般納稅人若未受隔離治療,仍須如期在61日前繳納,否則每逾兩日將加徵1%滯納金,最高加徵15%,逾30日仍未繳則移送行政執行機關強制執行。

 

若受疫情影響導致繳稅有困難,也可向稽徵機關申請延分期繳納,最高延期一年、分期三年,稽徵機關將從寬認定。

 

桃園市稅務局表示,民眾可透過多元管道繳納房屋稅,除可前往代收稅款金融機構繳納,稅額2萬元以下者也可至統一、全家、萊爾富、來來(OK)等便利商店繳納。此外也可透過自動櫃員機(ATM)、信用卡、晶片金融卡、活期儲蓄存款帳戶、掃描QR-Code行動條碼、行動支付等方式,相當方便。

 

TOP

23房屋出租押金 兩方式課稅

2020-04-22 經濟日報 /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報稅季來臨,有殼族注意了,無論去年是將名下房屋出租,或是脫手賣出,記得留意報稅眉角。國稅局提醒,去年若是賣房,須釐清這筆房地交易是屬於新制或舊制課稅;若是出租當包租公、包租婆,也要留意押金課稅等問題。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自2016年實施,不動產取得時點會影響出售房地利得計算及申報方式,可分為新、舊制兩種。

 

南區國稅局表示,個人在201611日後出售20151231日前取得,且持有期間超過兩年的房地,屬於舊制課稅範圍,必須課徵財產交易所得稅,去年個人若有房地交易屬舊制案件,今年5月報稅時,千萬別忘記申報。

 

描述: 經濟日報提供

 

據了解,由於財產交易所得不在綜合所得稅查調服務所提供的資料範圍內,往往有納稅人忘了主動申報,而過去不動產買賣交易,向來是國稅局查核重點,會計師表示,納稅人務必要注意新舊制適用並誠實申報。

 

南區國稅局提醒,計算房屋交易所得時,要以房屋出售時的成交價減除原始取得成本、費用後計算所得額,來課徵綜所稅。近期國稅局才輔導一案,民眾未核實申報,而是以房屋評定現值並按部頒標準計算所得額,經輔導後,才改以實際成交價扣除成本費用後來核算並補稅。

 

另外,房屋若未脫手賣出,許多有殼族也會選擇當起包租公,國稅局提醒,房東記得申報租賃所得,否則遭民眾檢舉逃漏稅,得不償失。而房東收取押金,到底需不需要報稅,是最常讓房東一個頭、兩個大的問題。

 

台北國稅局表示,押金課稅問題可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押金直接存在銀行或郵局,此時必須設算這筆押金的利息,列為租賃所得;第二種情況,若房東將這筆押金用來投資或其他運用,且衍生的所得已經申報,則可將押金利息扣除已申報的衍生所得,來申報租賃所得,避免重複課稅。

 

舉例而言,王老先生出租房屋,年租金100萬元,並收取押金30萬元,王老先生在申報當年度租賃所得時,除了租金100萬元外,還要再加計押金利息,以當年度郵局一年期存款利率計算約3,000元,合計100.3萬元計入租賃所得。

 

而假設王老先生將押金用來投資購買基金,當年度獲配收益約2,000元,在報稅時,要申報營利所得;但為免重複課稅,租賃所得部分可扣除2,000元,申報為100.1萬元。

 

如果房客提早解約,或有其他違約事項,房東將押金沒收,國稅局表示,沒收的押金在稅務上視為違約金性質,必須列入其他所得,而非租賃所得,無法適用租賃所得的43%必要費用率。

 

TOP

24賣屋所得申報 兩大鬆綁

2020-04-22經濟日報 /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財政部近期針對房地交易案件所得稅申報問題,有兩大鬆綁。第一是放寬房地交易舊制綜所稅重購退稅適用範圍,直系親屬設籍、但未列受扶養對象也可適用;第二則是針對遺贈取得房地,可比照繼承案件,符合一定條件下,可自行選擇採房地合一新制或舊制課稅。

 

台北國稅局表示,為減輕民眾換屋自住的負擔,所得稅法中提供重購退稅優惠,民眾買屋、賣屋間隔在兩年內,且符合自住條件,所繳納的所得稅可申請退稅或抵稅,無論先買後賣、先賣後買都適用。

 

其中符合自住規定的要件其中之一必須是房屋所有權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在當地辦理戶籍登記,財政部過去要求,若是以直系親屬來辦戶籍登記,直系親屬必須同時被納稅人列為受扶養對象才可適用,不過今年財政部已透過解釋令放寬這項規定,即使直系親屬未列受扶養對象,也可適用。

 

國稅局舉例,小陳在20177月出售自用住宅A屋,僅小陳父親戶籍掛在A屋;隨後小陳存夠了錢,在20193月小屋換大屋,買了新房B屋自住。小陳即使沒有將父親列為受扶養親屬,也可在辦理2019年綜所稅結算申報時,扣抵或退還所得稅。

 

其次,財政部去年發布解釋令,民眾因接受遺贈而取得房地,可比照繼承案件,若被繼承人在20151231日前取得,且納稅人在201611日後受遺贈取得者,原則採舊制課稅,但若符合自住房地,可自行選新制或舊制擇優課稅。

 

TOP

25列扣房貸利息 避免犯三錯誤

2020-04-22經濟日報 /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民眾在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只要符合一定條件,並取得金融機構相關單據憑證,就可列舉扣除購屋借款利息,不過民眾也常出現三大錯誤,提醒報稅時要留意。

 

列舉扣除購屋借款利息,須符合自住要件,也就是在該房地辦完戶籍登記,且無出租營業情形,每一申報戶以一屋為限。

 

在實務上,民眾列舉扣除購屋借款利息時,常會不慎出現三大錯誤,遭到國稅局剔除補稅。

 

首先,必須是因購買自用住宅而向金融機關借款所支付的利息,才可列報,不包含私人間借貸。國稅局表示,如是修繕貸款、消費性貸款等,就不算購屋借款利息,就無法列報;此外若是以房屋作為擔保借款,雖以「購屋借款」為名義,實際用途並非用來支付買屋款項,也不能列報。

 

其次,必須是原始購屋借款才可列報。國稅局表示,非屬購屋的增貸部分,所支付的利息不能列報,如果貸款銀行變動或換約,僅可就原始購屋貸款未償還額度內列報所付利息。

 

第三種常見錯誤,就是兩個門牌房屋打通後,誤以為兩屋貸款都可列報。

 

TOP

26今年報稅 七個不同快速掌握

2020-04-22 經濟日報 /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2020年報稅季節即將到來,尤其受新冠疫情衝擊有些調整,專家提醒民眾,今年(2020)五月所得稅申報共有七項重點不同於以往,請民眾要特別注意!

 

宏泰人壽保全部協理丁淑珍說,七點不同包括:申報時間延長一個月,繳稅可延一年或分期三年,新增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維持基本生活所需費用提高至17.5萬,新增薪資所得核實減除費用方案,政治捐贈1%以上可列舉扣除以及同婚伴侶可合併申報等。

 

1.申報時間延長1個月

 

財政部為疏散報稅期間人潮、避免群聚感染,將2020年綜險所稅申報期間延長一個月,不論受疫情衝擊與否,所有申報戶都可延長至630日申報。

 

2.營所稅可延一年或分期三年

 

財政部日前宣布,受疫情影響無法於期限內繳交綜所稅、營所稅等國稅、地方稅,可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稅,且不受應納金額限制,最長可延期一年或分期三年(36期)繳納,受隔離、檢疫、治療者可延期繳納。適用對象將會從寬認定,綜所稅營所稅也都適用,此次方案可謂史上最大優惠措施。

 

3.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統計,1073月底我國戶籍登記65歲以上老年人口計331萬人,占總人口14.1%,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也因為人口結構快速趨向高齡化,促使長期照顧需求增加,政府為了減輕長期照顧身心失能者的家庭負荷,在2020年報稅項目中新增「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

 

宏泰人壽提醒民眾,不論是居家照護、送至照護中心或者聘請本國籍或外籍看護照顧,只要是符合衛福部公告「須長期照顧之身心失能者」條件,報稅時每人每年可減除12萬元。此項目得溯及以往自10811日起實施。但僅限於一般收入者,若是高收入族群,如所得稅率20%以上、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者、股利及盈餘按28%分開計算者不得使用此項目減除。

 

4.維持基本生活所需費用

 

維持基本生活所需費用在去年(2019)17.1萬提高至17.5萬元,此項目並適用於20205月報稅。財政部估計約有5萬戶可受惠,相當於減稅利益11.88億。

 

5.薪資所得核實減除費用方案

 

曾經因為名模林若亞提出意見而修正的名模條款,也將於20205月份報稅時納入新增項目。這個項目的全名是「薪資所得核實減除費用方案」。民眾所得薪資收入除可選擇以既有的20萬元薪資所得列舉為特別扣除額扣除之外,也可以選擇以實際支出費用申報核實減除。不過這個項目也有限制,只在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以及職業上工具支出這三類費用適用,減除金額有上限,上限額是薪資收入的3%

 

6.政治捐贈1%以上可列舉扣除

 

依據政治獻金法規定,民眾想捐助政黨節稅,被捐助政黨必須要一定有支持度,否則不一定能節稅;捐贈新成立政黨,立委候選人總得票率有1%才能列舉扣除。也就是說,如果政黨在過去最近一次全國不分區立委選舉、區域立委選舉以及原住民立委當中,每一種選舉中的支持度都未超過1%,不論是對個人或營利事業而言,相關捐贈都不能列報節稅。同時對於捐贈金額也有規範,具選舉權之個人對同一擬參選人每年捐贈總額不得超過10萬元,且每一申報戶每年對各政黨、政治團體及擬參選人捐贈的扣除總額,不得超過各該申報戶當年度申報的綜合所得總額20%,其金額並不得超過20萬元。

 

7.同婚伴侶可合併申報

 

依照所得稅申報規定,結婚的第一年可以自行選擇要分開申報還是合併申報,同性伴侶可自行試算後選擇較有利於己的選項。但婚後第二年則是一律要合併申報。配合同婚合法,2020年起新版的報稅申報書表單已不再使用以往的「夫妻」兩字,而是一律修改為「納稅義務人及配偶」。同婚伴侶的所得稅計稅、申報、繳稅、優惠皆與非同婚伴侶相同。

 

TOP

27南市降房屋稅 籲屋主減房租

2020/04/23 中國時報 洪榮志 、台南

房屋稅即將開徵,台南市政府財稅局22日也開始寄發稅單。值此新冠肺炎疫情重創民生經濟之際,正好趕上市府調降房屋稅預估將減收19億元,市長黃偉哲特別呼籲包租公、包租婆共體時艱,配合市府降稅同步減輕房租,讓政府的輕稅政策能夠照顧更多人。

 

台南市議會民進黨團昨日舉行「疫情紓困及時雨、房屋減稅挺市民」記者會,黨團成員肯定市府去年調降房屋稅,讓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民生受創之際,不僅中央政府祭出各項紓困措施,市府調降房屋稅也正好及時趕上,可望有感減輕市民負擔。

 

民進黨團指出,去年41日市府公告調降房屋稅的系列措施,包括:中古屋漲幅歸零;新屋漲幅調降為58%,調幅6都最低;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稅折減16%;調高折舊率降低房屋稅基等輕稅措施,今年疫情期間剛好及時適用。

 

受邀出席的黃偉哲說,房屋稅已經30年沒有調整,造成持有房屋成本過低衍伸相關問題,但各界希望政府調整房屋稅的方式不要太急太快,民選政府有責任傾聽民意,因此去年剛上任即決定進行調降房屋稅的準備工作。

 

黃偉哲強調,去年房屋稅實收77億元,今年雖新增1萬多戶,但因減稅預計減收19億元。財稅局長陳柏誠也補充說,今年房屋所有權人的房屋稅,平均可以少繳3成以上,多數所有權人甚至可以少繳5成以上。

 

TOP

283大排富 原則上包括所得稅率20%以上者

2020-04-23聯合晚報 /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長照特別扣除額千呼萬喚始出來,為家中有失能長者的家庭大幅減輕繳稅壓力,不過台北國稅局特別提醒,長照扣除額設有三大排富條款,凡是高所得者與股利大戶,幾乎都已被排除在長照扣除額適用範圍之外。

 

台北國稅局表示,訂定排富條款,是為了讓政府將有限的資源,有效地運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因此訂定三種情形排除適用。

 

首先,是指納稅義務人或其配偶適用綜合所得稅稅率在20%以上,也就是年收入較高的家庭,原則上排除適用。官員表示,長照扣除額的排富條款,是比照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的模式,因此國稅局計算時,會先試算家戶年度所得減除幼兒學前、長照扣除額後的適用級距,若是所得扣除後未達依20%課稅的級距,還是有機會適用長照扣除額。

 

第二項排富條款則是針對股利大戶,官員表示,對於平時玩玩股票、年收入也沒特別高的小散戶而言,股利所得跟綜合所得合併課稅,其實比較划算;但是對於股利大戶而言,會選擇將股利及盈餘依28%稅率分開計稅才划算,因此對國稅局而言,選擇股利分開計稅的族群,也是排富對象。

 

第三,則是去年度「基本所得額」有超過670萬元的族群,官員表示,有些像海外所得、私募基金所得等收入,並不會在綜合所得當中申報,但是透過這些管道賺大錢的個人,也被列為長照扣除額的排富對象。

 

官員表示,需接受長期照顧的身心失能者,可能同時領有身心障礙證明,因此除了長照扣除額12萬元之外,原本也可以享有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20萬元,合計可從應稅所得中扣除32萬元,對有身心失能照護需求的家庭可省不少稅。

 

TOP

29長照扣除額4對象 你適用嗎?

2020-04-23聯合晚報 /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描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4/23/6/777531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

 

綜合所得稅申報5月就要開始囉!高雄國稅局表示,今年跟往年最大的不同,在於新增一項重點節稅新制「長照扣除額」,讓符合資格者,每人每年可定額減除12萬元應稅所得。

 

家中聘雇外籍看護

 

官員指出,長照扣除額共有四類適用對象,其中家中有聘雇外籍看護工、有家人入住住宿型長照服務機構的情況較為單純,只要檢附去年度有效的聘雇許可函或繳費證明影本即可。

 

巴氏量表二至八級

 

至於另外二類情況,首先是針對巴氏量表評估失能等級為第二至八級的對象,若有確實使用長照服務,檢附繳費收據證明即可;若未使用以上各類服務,而是選擇自行在家照顧長者、失能者,則需檢附去年度有效的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影本,或經指定醫療機構評估開立「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

 

不過由於醫師評估失能、開立證明需一定時間,雖今年申報的是去年度綜所稅,但財政部已公告,申報去年度長照扣除額的家庭,最晚可以在今年61日前提出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即便錯過去年的時間,盡早取得仍然有機會適用。

 

賦稅署官員指出,雖然今年綜所稅申報期限全面延長至630日,但民眾取得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的時限,已經從去年底放寬到今年中,財政部、衛福部目前尚未討論是否要再延長到630日。

 

入住機構90天以上

 

高雄國稅局也提醒,如果家中長輩是入住住宿式服務機構,合格的機構包括老人福利機構、退輔會所屬榮譽國民之家、身心障礙住宿式機構、一般護理之家及精神護理之家,以及其他依《長期照顧服務法》設立的住宿式與綜合式長照服務機構。

 

官員指出,機構住民要適用長照扣除額,去年總入住時間需達90天以上,並附上累計達90日的繳費收據影本;如果是領有補助而沒有繳費收據,則改為檢附地方政府公費安置公文或相關證明文件,文件中應註記機構名稱、住民姓名、身分證字號及入住期間等資料。

 

使用長照給付服務

 

官員表示,如果是入住老人福利機構或榮家,要留意入住床位差異,若是入住安養床,就不符合長照扣除額資格,因此向國稅局提供這二類入住證明時,應需加註床位類型。

 

官員指出,如果家人是使用長照給付服務,需檢附去年度使用服務的繳費收據影本任一張;免部分負擔者,則改附長照管理中心公文或相關證明文件;文件中需註記特約服務單位名稱、失能者姓名、身分證字號及失能等級等資料。

 

TOP

30外籍人士繳稅 把握三大優惠

2020-04-23經濟日報 /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隨著國際化及政府攬才政策鼓勵下,近年來台工作的外籍人士愈來愈多,而報稅季來臨,安永稅務服務部協理陳人理提醒,依規定,外籍人士在一課稅年度內,在台居留滿183天,即為我國稅務居民,必須申報綜合所得稅及海外所得最低稅負制,不過也享有三大租稅優惠。

 

而外籍人士享有三大租稅優惠。首先,若一個課稅年度內,在台居留不超過90天,則境外雇主給付的報酬可以免稅,境內雇主給付的所得,如果已經扣繳,也不用再另外申報。

 

其次是外籍專業人士租稅優惠,有一定條件限制,必須是就業服務法規定的外籍人士,課稅年度在台居留滿183天,且月薪達10萬元以上,其房屋租金、來回旅費、搬遷費、水電瓦斯費等外派福利,也可享有免稅優惠。

 

第三項租稅優惠,是針對因工作首度核准在台居留,從事特殊專長相關專業工作,且在受聘僱前五年內並非我國稅務居民才可適用。符合規定的外籍人士,持許可文件或就業卡影本可申請三年租稅優惠。

 

TOP

31計算海外收入 提防三錯誤

2020-04-23經濟日報 /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全球化趨勢下,民眾在海外或中國大陸經商、投資已經是常態,資誠稅務法律服務會計師洪連盛提醒,申報海外所得常見三大錯誤,包括大陸地區來源所得申報錯誤、跨類別不得盈虧互抵、未主動申報等。洪連盛表示,民眾申報海外所得時,將「大陸地區來源所得」誤以為屬「海外所得」,是最常見的錯誤之一。

 

依規定,我國稅務居民取得大陸地區來源所得,必須全數併入台灣來源所得,並減除免稅額等相關扣除額後,依適用稅率來課徵綜所稅;而在大陸已繳納的稅額,若有相關證明文件,可在限額內扣抵。

 

至於海外所得,則是依基本稅額條例規定,也就是俗稱的「最低稅負制」,申報戶全年海外所得加總超過100萬元時須申報,並將基本稅額與一般所得稅額比較後,來決定是否課徵。

 

洪連盛提醒,當民眾申報境外所得時,第一步要先區分是來自大陸地區或海外所得,再確認收入類型。

 

第二常見錯誤則是出現在各類型海外所得。洪連盛說,不同種類的海外所得之間,不能彼此盈虧互抵,例如可能基金買賣虧損50萬,但債券利息領到50萬,納稅人可能認為整體來看並未獲利,誤以為不用申報,依規定,海外所得是分類計算概念,不能跨類別盈虧互抵。

 

第三種錯誤則是透過國內金融機構投資海外金融商品,如股票、基金、債券等,洪連盛表示,通常這種狀況,這類所得不會出現在查調所得中,但國稅局通常可透過金融機構取得相關明細,提醒民眾不要過度依賴查調所得資料。

 

TOP

32高所得族股利 適合分開申報

2020-04-23 經濟日報 /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描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4/23/2/7774036.png&x=0&y=0&sw=0&sh=0&sl=W&fw=930&exp=3600&w=930

 

國內股利所得計稅「要分要合」,常讓存股族傷透腦筋。會計師表示,通常高所得存股族較建議採單一稅率28%計稅,反之則採合併申報較為有利。

 

然而原則總有例外,會計師也建議應就個人所得情形來綜合評估,否則有三大影響,包括捐贈扣除額上限、基本稅額與一般所得稅額差額、長照扣除額適用。

 

2018年起,存股族申報個人綜所稅可採股利分開申報或合併申報二擇一。也就是說,納稅人獲配的國內股利所得,可自行選擇將其併入當年度綜合所得總額,按股利所得8.5%計算可抵減稅額,且同一申報戶須合併加總,以8萬元為可扣減上限;或選擇按單一稅率28%分開計稅、再與綜合所得稅合併報繳。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會計師游雅絜表示,申報2019年綜所稅的稅率分為5%12%20%30%40%五個級距;而選擇股利所得分開計稅的稅率為28%,因此就一般情形而言,若個人綜合所得課稅額適用稅率為20%以下,股利所得採用合併申報較為優惠。

 

至於適用綜所稅率30%以上的高所得存股族,則建議選擇採單一稅率28%分開計算,較為有利。

 

不過游雅絜提醒,股利所得選擇分開或合併申報,會影響捐贈扣除的上限,仍要視個案情況來判斷。

 

許多富人常會透過捐贈來響應公益兼節稅,勤業眾信稅務部副總王瑞鴻表示,由於所得稅法規定,捐贈給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的捐贈扣除總額,不得超過綜合所得總額的20%,高所得者如果採用分開計稅,由於股利所得不計入所得總額,將導致捐贈扣除上限縮水,讓捐贈的節稅效果大打折扣。

 

游雅絜舉例,單身的陳先生當年度國內股利以外的綜合所得500萬元,國內股利所得200萬元,去年對公益團體捐贈共140萬元。陳先生為高所得存股族,原則上採分開計稅較有利,然而採分開計稅,捐贈扣除上限僅100萬元,但若採合併計稅,上限可拉高到140萬元,建議陳先生應綜合考量所得情形,來擇優申報。

 

此外,王瑞鴻指出,現行最低稅負制下,是否須繳納基本稅額,是要看基本稅額與一般所得稅額的差額,因此,採分開計稅也許可能壓低了國內的一般所得稅額,卻須再補上基本稅額,整體稅負說不定會較合併計稅來得高。最後王瑞鴻指出,今年報稅首度適用長照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定額12萬元,但與幼兒學前扣除額一樣,設有排富條款,其中只要在股利所得方面選擇分開計稅,就會列排富對象而無法適用,提醒納稅人也要納整體考量。

 

TOP

33年收20.8萬內 可免報綜所稅

2020-04-24經濟日報 /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財政部賦稅署表示,納稅是每個人的義務,但有一種情況是不用報稅,即全年所得額較低,未達免稅額及標準扣除額合計數,就可以不用報稅。

 

官員指出,這項規定是來自《所得稅法》第71條,凡是我國境內居住的個人,當全年綜合所得總額過低,未超過當年度免稅額及標準扣除額的合計數時,可以免辦結算申報。

 

從今年的標準來看,免稅額為8.8萬元,單身標準扣除額則是12萬元,因此一個人年收入在20.8萬元以內是不用報稅的;如果是已婚配偶,則有41.6萬元,全家收入少於這個金額,理論上也可以免報綜合所得稅。

 

官員指出,然而若沒有主動申報,雖然不用到國稅局人擠人,也少了操作報稅系統的時間,但恐怕會損及退稅的權利。

 

官員表示,諸如薪資、租金等收入,理論上給付方可能會先扣繳稅款,或納稅義務人本身也可能享有部分租稅優惠扣抵稅額,這兩種情況再加上所得未達課稅門檻,就代表符合退稅資格,必須要如實辦理綜所稅結算申報,才能確實領到退稅。(系列完)

 

TOP

34斜槓族 慎防薪資遭虛報風險

2020-04-24  經濟日報 /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宅經濟興起,愈來愈多人選擇多方兼職,或是在家工作,以網路販賣實體商品或提供服務來營利,高雄國稅局提醒,網路銷售行為已經是各區國稅局追稅的重點,如果商家已達應稅門檻,記得辦理稅籍登記,否則可能會遭國稅局補稅處罰。

 

官員表示,隨智慧手機普及及社群軟體的興起,近來有愈來愈多的個人運用FacebookLINE等軟體等建立社團及群組,或透過網路直播方式常態性提供商品銷售訊息,導引粉絲消費,這是大眾消費習慣的改變,促使銷售模式由實體店面走向網路商店。

 

官員指出,原則上對於網路銷售行為,每個月銷售貨物未達新台幣8萬元、銷售勞務未達新台幣4萬元,皆可暫免辦理稅籍登記登記,不過在銷售額的起徵點認定上,今年有新的制度上路。

 

官員表示,過去銷售額的查核是依據每個月回推半年的平均值,達到起徵點才要求設稅籍,但是從今年2月開始,單月銷售額達標,就要記得在隔月月底前趕緊辦妥稅籍登記,提醒網紅及電商經營者注意。

 

至於多方兼職的「斜槓」族,國稅局則要特別提醒兼職生活的稅務風險,由於每年度的所得都是等到隔年5月才作結算申報,不論是寒、暑假學生打工族,或是透過多份工作換取收入的斜槓族,都要小心薪資虛報、平白多繳稅的問題。打工族每次領取薪資時,要仔細核對薪資表與實際領取的金額是否相符,並保存資料,做為隔年核對之用。

 

TOP

35醫藥費列扣 先減除保險給付

2020-04-24經濟日報 /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描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4/24/2/7779554.png&x=0&y=0&sw=0&sh=0&sl=W&fw=930&exp=3600&w=930

 

每年綜合所得稅申報,家庭成員間申報扶養長輩,或是在各有收入的情況下,選擇拆分為不同申報戶,都是常見的節稅方式。但北區國稅局表示,民眾錯誤列報扶養,以及醫藥費、捐贈等列舉扣除額錯誤,都是每年綜所稅申報案中屢見不鮮的教案。

 

若平時各類生活必須的支出較多,申報綜所稅時採列舉扣除額,可能會比標準扣除額更節稅,但列報醫藥及生育費扣除額時,若已經另外取得保險給付,這部分就不能用於節稅,應先行減除再列報。

 

民眾熱心公益或宗教慈善,官員表示,慈善捐贈雖然可以節稅,但是要注意捐贈對象必須是正式立案的「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且列報捐贈節稅總額,最高不能超過綜合所得總額20%

 

各種扣除額中,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也常列報錯誤,由於這項扣除額限定列報「子女」的「大學學費」,因此錯誤樣態主要是「對象問題」,納稅義務人可能會列報自己或配偶在職進修學費,或列報手足及其他親屬,以及誤報其他學習階段的學費。

 

至於錯誤扶養,情況主要有二種,一種是列報扶養已經過世的長輩,親屬之免稅額,這種最常見;另一種則是在離婚情況下,雙方均列報子女為綜合所得稅免稅額,這也會讓國稅局頭疼。

 

官員表示,列報扶養過世親屬的情況,其實很多不是故意的,因為綜所稅申報每年才一次,報的又是前一年度的所得,很多案例是家人過世隔年,還記得可以列報免稅額,但是到了後年就混亂了,不小心又重新再列一次,這種情況就會造成短漏稅額,可能會遭補稅處罰。

 

配偶離婚後,過去合併報稅模式解除,雙方亦可能分工照顧子女,官員指出,當二人分別報稅列報扶養子女,或子女間同時列報扶養父母免稅額者,國稅局都會以實際扶養及共同生活事實為核認標準。

 

官員表示,扶養包括照顧生活起居等事實,若只是給付生活費而未實際共同生活,在稅務上主張扶養會比較吃虧。至於離婚當年申報綜所稅時,雙方可自行決定要維持合併申報,或是在離婚當年就決定分開申報。

 

除了離婚,分居也是報稅時的一項樣態;官員指出,依據現行稅法,一般狀態下配偶都得合併申報,只有在幾種特殊的狀況中,才能選擇分開申報。第一種情況是伴侶之間面臨嚴重的經濟問題。

 

第二種是父母分居六個月以上,但是膝下留有未成年子女,經法院裁定雙方對未成年子女的權利義務,在裁定年度之後,配偶雙方才可各自報稅。第三種是家暴。

 

TOP

 

 

理登顧問有限公司 LIDANG CONSULTING CO.

Tel: (02) 2701-8696
Fax: (02) 2701-9556
Add:台北市10658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56號6樓之3
版權所有 © 2013 LIDANG CONSULTING CO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