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0825一週新聞重點:
【1】台灣反避稅法規 9月到位
【2】兩岸租稅協議卡關 台商受害
【3】減免…有三年列管限制
【4】公司兄弟分割 享租稅優惠
【5】百元販賣機熱賣 稅局盯上了
【6】欠稅1809萬涉脫產 憂遭管收急還款
【7】我控印尼鋼品防衛稅不合法 勝訴
【8】欠鉅額土地稅又脫產 宋男留置管收繳納獲釋
【9】營所稅暫繳申報 9月開跑
【10】台CRS獨漏中港澳 安永:可藉關係條例補足
【11】企業成長性、稅負不合理 台商海外掛牌二大關鍵
【12】社群網購漏稅 4個月追158件
【13】廠商假外銷、真逃稅 當心送辦
【14】東林珊瑚負責人 遭判刑追稅
【15】台版肥咖法案 衝擊高資產族
【16】財部研商CRS作業辦法
【17】買二手屋 留意前手用途
【18】金融個人帳戶統統要查
【19】汶萊公司年底清算 當心稅務風險
【20】CRS將實施 慎選遷入國
【21】外籍旅客 退稅管道放寬
【22】台企汶萊公司遷址 留意稅負
【23】台版肥咖條款將上路 境外利潤可能提前課稅
【24】國際反避稅 台商不但得另謀他處還有被加稅風險
【25】陸商務部 嚴抓假境外投資
【26】台巴拉圭關稅減讓 政院通過修正案
【27】報關出錯 自動補正免罰
【28】進口三類貨品 免課關稅
【29】企業上傳帳務 享三租稅獎勵
【1】台灣反避稅法規 9月到位
2017年08月21日 劉懿慧/台北報導

因應反避稅法規
隨國際反避稅浪潮持續延燒,台灣也跟上反避稅腳步。據了解,本周財政部與金管會及相關單位進行首次開會,研擬「租稅協定稅務用途資訊交換作業辦法」草案,拘束行政機關在交換資訊時,必須符合一定要件才能向對方主管機關進行請求,或接受對方國要求,草案約在9月初出爐,最晚12月中上路。
8月初財政部已發佈「金融機構執行共同申報及盡職審查作業辦法」草案預告,若9月初「租稅協定稅務用途資訊交換作業辦法」研擬完成,等於完整了台灣反避稅的第二層法治。
本月初預告的草案,是針對金融機構進行資訊交換作出相關規範,受影響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人壽保險、券商、投信等,外商銀行在台分、子行也落入範疇。
該草案實施後,金融機構的客戶審查程序,第一階段是新帳戶及既有個人高資產帳戶(107年12月31日帳戶餘額超過100萬美元者)審查,需在2019年12月31號前完成;第二階段是既有個人較低資產帳戶(107年12月31日帳戶餘額未逾100萬美元者)的審查,則應於2020年12月31號前完成。
未來申報金融機構在每年的5月31日,需向國稅局申報應申報帳戶相關資訊,包含稅務司法管轄地、稅籍編號、帳號、帳戶餘額或價值、帳戶收入等。預計2019年實施,並將在2020年第一次與其它國家或地區進行資訊交換。
租稅協定稅務用途資訊交換作業辦法,則是約束行政機關,在對方主管機關請求我國提供金融資訊時,有什麼樣的要求與規定;也規範我國在請求對方主管機關提供相關資訊時,應達成哪些條件與要素。
官員指出,此項草案較金融機構執行共同申報及盡職審查作業辦法較簡單易懂,因此所花費時間不會太長,預計9月初就會預告法規,今年底前執行。
TOP
【2】兩岸租稅協議卡關 台商受害
2017年08月21日 劉懿慧/台北報導
工商協進會先前對總統府提出建言,期望兩岸租稅協議儘早生效,因在全球反避稅趨勢下,中國查稅也查很兇,兩岸租稅協議若是卡關,沒有法源來保護台商,恐造成雙重課稅問題,使台商處境日趨艱困。
兩岸租稅協議要生效,最大問題就是卡在「兩岸監督條例」,但現在仍未立法完成,即使租稅協議已完成立法、簽署,只差送入立院,這最後一段路卻遙遙無期。
財政部表示,兩岸租稅協議可避免雙重課稅,並有租稅減免的可能,估計可讓台商年省40億元的稅負,還有爭端解決機制;但因兩岸協議監督機制尚未建立,兩岸租稅協議也被卡住,過不了立院這關,導致尚未生效。
安永聯合會計事務所會計師楊建華認為,全球反避稅趨勢下,中國查稅查很嚴,容易導致雙重課稅問題,且兩岸也沒有溝通管道。
他舉例,台商在兩岸各賺進50元,應要在兩邊各依50元繳稅,但若中國稅局認為移轉訂價不合理,認定台商在中國是賺進80元,而要對80元進行課稅,台商就要多繳30元的稅負。若有兩岸租稅協議,兩岸稅局就可以進行協商,避免雙重課稅。
另外,目前台商企業將投資收益由大陸匯回的扣繳率為10%,但兩岸租稅協定架構下,台商匯回股利的扣繳率將會降至5%,除了可降低台灣企業在境外繳納的稅負,也使台商較有彈性運用資金的空間。
財政部表示,國稅局已經掌握納稅人多數的所得資料,所以大家只能乖乖誠實報稅,台商的所得資料被各國稅局掌握也只是早晚的事,等大陸查稅的大刀砍來,又無兩岸租稅協議的優惠及保障,台商的處境可能只能用悲慘來形容。
TOP
【3】減免…有三年列管限制
2017-08-21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洪連盛表示,公司以兄弟分割樣態進行分割,享受的租稅優惠有「三年列管限制」;被分割公司在土地完成移轉登記日起三年內,公司股東持有股份低於原取得對價的65%時,被分割公司應補繳記存的土地增值稅。
該補繳稅款未繳清者,則由分割後既存或新設公司負責代繳。
洪連盛指出,企業併購法第39條訂有租稅優惠的「列管限制」,基於權利及義務的衡平性,公司以兄弟分割樣態進行分割,除了準用租稅優惠規定外,「列管限制」也一併適用。
洪連盛解釋,A公司(被分割公司)的獨立營運部門分割出來後,獨立營運部門的不動產要移轉給B公司(受讓分割公司),依法是由原土地所有權人、A公司負擔土地增值稅,但准許記存在B公司。
但被分割公司A在該土地完成移轉登記日起三年內,公司股東轉讓對價取得的股份,致合計持有股份低於原取得對價的65%時,被分割公司A應補繳記存的土地增值稅。該補繳稅款未繳清者,應由分割後既存或新設公司B負責代繳。
TOP
【4】公司兄弟分割 享租稅優惠
2017-08-21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財政部日前發布解釋令,公司依企業併購法以兄弟分割樣態進行分割,也適用企業併購法的租稅優惠,享有免徵證券交易稅、營業稅、印花稅、契稅及記存土地增值稅,有意組織重整的企業將可受惠。
去年1月8日新上路的企業併購法,為利企業進行併購,增訂母子公司間分割的簡易股份轉換類型;即公司進行分割,以有表決權的股份作為支付「被分割公司」的對價,並達全部對價65%以上者,可享有租稅優惠。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洪連盛表示,公司進行分割以有表決權的股份作為支付對價,可分為母子分割、支付對價給「被分割公司」,及兄弟分割、支付對價給「被分割公司股東」兩種併購樣態。企併法第39條第1項有關併購的租稅優惠,外界解讀只適用母子分割的併購樣態,至於兄弟分割樣態是否適用,或有疑義。 財政部日前發布解釋令,兄弟分割樣態,也准用免徵證交稅、營業稅、印花稅、契稅及記存土地增值稅租稅優惠,擴大租稅優惠適用範圍。解釋令也核釋,公司依企併法第39條第1項進行分割、收購或合併,「全部對價」的定義,應參照商業會計法、商業會計處理準則、企業會計準則公報、金管會認可的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國際會計準則、解釋及解釋公告等相關規定認定。

TOP
【5】百元販賣機熱賣 稅局盯上了
2017-08-21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百元販賣機」近期在各大商圈大流行,連外國旅客來台都指名要「抽抽樂」。賦稅署提醒,百元販賣機屬「選物販賣機」的一種,就像扭蛋機,要依法課營業稅。小小一台販賣機,就是一間微商店。
「百元販賣機」就是花一百元或二百元塊,可隨機抽一盒,有賭運氣的性質,但也有「開箱」的驚喜。消費者有機會花小錢但抽到PS4之類的超級大獎,但更常見的是抽到自拍棒、傳輸線或撲克牌等低廉小物。
近期許多網友瘋「清台」,挑戰將一台百元販賣機買光光,再一一開箱,看看抽到了哪些東西,並將過程放上臉書分享,雖然多半抽到的東西都讓人「很無言」,但仍在街頭引起熱潮。
國稅局表示,以自動販賣機銷售貨物的商家,在開始營業前,要向稽徵機關申請營業登記,並申報販賣機機器編號、放置處所及營業台數等明細資料,免就販賣機放置處所逐一申請營業登記。販賣機明顯處,應標示營業人名稱、地址、電話號碼、機器編號及放置處所來識別。
至於各地方政府近期則進行年度娛樂稅稅籍大清查,實地至商家查訪營業狀況。包括夾娃娃機、兒童投幣式電動搖搖車等機動遊樂設施,因具娛樂性質,必須課徵娛樂稅。
究竟百元販賣機要不要課娛樂稅?賦稅署官員表示,自動販賣機種類很多,依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管理、屬電子遊戲機的夾娃娃機要課娛樂稅,應按每台每月查營業額標準計徵娛樂稅;選物販賣機如果功能與一般自動販賣機相同,如販賣飲料或扭蛋等,則屬於買賣行為而不具娛樂性質,不須課徵娛樂稅。
不過,若屬具娛樂性質的選物販賣機,例如只要投足金額就有一定能夾到娃娃的新一代娃娃機,還是要課娛樂稅,但徵收率會比一般屬電子遊戲機的夾娃娃機低。
娛樂稅為地方稅,每月課徵各縣市稅率皆不同,根據各地方稅處報送資料顯示,娛樂稅課徵家(件)數逐年減少。根據財政部統計,去年娛樂稅課徵家數逐年減少至一萬四七二八家、稅收也衰退至十五點二億元。
TOP
【6】欠稅1809萬涉脫產 憂遭管收急還款
2017年08月23日 甘嘉雯/桃園報導
土地仲介人宋姓男子在2006年受他人委託,以2億3568萬7000元範圍內購買土地,但實際買賣價格為2億706萬9254元,遭國稅局查犯虛列土地交易價格,補徵2007年度綜合所得稅840萬3978元,並核處1倍金額共計1809萬5688元,他不服申請復查及提起訴願皆被駁回,結果趁復查期間將資金移轉,涉嫌脫產,22日前來說明遭留置,得知將被管收,因而先行繳納543萬元,餘款申請分期繳納。
行政執行署表示,桃園分署調查發現移送機關早於2000年1月27日即送達繳款書給宋姓男子,當時他即已知道自己有鉅額欠稅,卻利用提起復查展延繳納期間,將他在金融機構帳戶內多筆大額資金移轉,並將騰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市價逾1400萬元股分,以243萬1000元移轉他人,藉此等手段脫產規避日後被強制執行。
桃園分署行政執行官仔細勾稽比對調查相關資金流向,又發現有上述隱匿處分財產情事,符合有履行義務可能,但故意不履行的法定管收情事。
宋男22日前來分署報到,經詢問製作筆錄後,有管收事由與必要,行政執行官依行政執行法第17條第7項規定,簽發留置通知書留置義務人逕行向法院聲請管收作業。
直到此刻,宋男才驚覺恐有被管收之虞,以欠稅金額龐大無法一次清繳為由,請求先行繳納543萬元,餘款則申請分期繳納,並由第3人提出5筆位於中壢區房地產作為擔保後准許釋放。
TOP
【7】我控印尼鋼品防衛稅不合法 勝訴
2017年08月23日 林憲祥/高雄報導

針對台灣控訴印尼對我「鍍/塗鋁鋅鋼品」實施防衛措施的不合法性,歷時2年訴訟程序,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爭端解決機構(DSB)審議小組(Panel),正式判決我國勝訴。
對此,台灣鋼鐵公會理事長林弘男昨(22)日傍晚表示,樂見這項判決結果,除感謝政府相關單位對該案的的關心與協助,並期盼台灣業者能早日重返印尼市場,惟必須慎防印方再啟動上訴措施,以確保台灣業者的權益。
據了解,若業者能重返印尼市場,預期對包括中鋼、中鴻、燁輝、盛餘及裕鐵等上下游相關廠商是一大利多,有助開拓東南亞外銷市場。
鋼鐵公會指出,印尼自103年7月22日起,對包含我國等輸往印尼的鍍/塗鋁鋅鋼品課徵3年防衛稅,致我國出口印尼的相關產品金額大幅衰退,根據印尼方面統計,由102年展開調查前的每年5085萬美元降至103年的1,132萬美元、衰退78%,至104年更跌至剩16萬美元、大幅衰退99.8%,目前台灣鍍/塗鋁鋅業者已完全退出印尼市場。
鋼鐵公會表示,該案調查過程,印尼除資訊不透明、事前無提供諮商期等諸多不符合WTO相關規定的做法外,對我政府初期提出的諮商要求也不理睬、不回應,政府為捍衛業者權益,與最大外銷國越南合作,透過WTO爭端解決機制,對印尼提出法律訴訟。
該案訴訟程序長達2年,WTO爭端解決審議小組終於在8月18日正式公布該案判決結果,認定印尼在採行該案防衛措施課稅,僅針對部分會員包括台灣、越南、韓國、日本等30餘國的產品課徵高額的額外關稅,已違反WTO最惠國待遇規定,因此印尼應取消或修正該案的課稅措施。
鋼鐵公會說,該案3年的防衛措施,依程序應於今年7月21日屆期停止,印尼海關亦於7月22日終止對相關產品額外課稅;惟印方卻另於6月23日通知WTO表示可能會「延長」實施該案課稅措施,使該案又突增變數,雖然業者一方面欣見該案之終判結果,但另一方面對於是否展開接單布局又轉趨觀望。
為維護及捍衛業者權益,政府相關單位再次針對印方此一不合理的可能行為,挺身而出,正式向印尼提出嚴正抗議,並要求印方應遵循判決結果,同時為因應印尼可能對該案提出上訴,相關單位也已著手準備上訴程序的攻防策略。
TOP
【8】欠鉅額土地稅又脫產 宋男留置管收繳納獲釋
2017年08月22日 中國時報記者/甘嘉雯
土地仲介人宋姓男子在2006年受他人委託,以2億3568萬7000元範圍內購買土地,但實際買賣價格為2億706萬9254元,遭國稅局查犯虛列土地交易價格,補徵2007年度綜合所得稅840萬3978元,並核處1倍金額共計1809萬5688元,他不服申請復查及提起訴願皆被駁回,結果趁復查期間將資金移轉,涉嫌脫產,22日前來說明遭留置,得知將被管收,因而先行繳納543萬元,餘款申請分期繳納。
行政執行署表示,桃園分署調查發現移送機關早於2000年1月27日即送達繳款書給宋姓男子,當時他即已知道自己有巨額欠稅,卻利用提起復查展延繳納期間,將他在金融機構帳戶內多筆大額資金移轉,並將騰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市價逾1400萬元股份,以243萬1000元移轉他人,藉此等手段脫產規避日後被強制執行。
TOP
【9】營所稅暫繳申報 9月開跑
2017年08月23日 劉懿慧/台北報導
106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暫繳申報將在9月開跑,除上半年需繳納稅額低於2,000元、小規模營利事業、慈善機關與及附屬組織等企業可免繳納外,其餘皆需在9月底前完成申報。財政部官員表示,因近年營所稅無明顯波動,預估今年暫繳金額應與去年相當或微幅成長。
暫繳營所稅一方面是為便利國庫調度資金,也減輕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結算申報時,一次負擔大額稅款的壓力,而營利事業若在暫繳申報期間解散、廢止、合併或轉讓等情況,以及上半年新開業者,也無需暫繳營所稅。
我國去年約有24.5萬家企業繳納暫繳營所稅,稅收約為1,748億元,相較於前年1,607億元成長約9%。官員認為,去年的營所稅申報狀況與去年沒太差別,預估今年暫繳金額應持平或微幅成長。
財政部說明,營所稅有兩種申報方式,一是一般申報,即按去年結算申報營所稅應納稅額的一半為暫繳稅額,自行向公庫繳納,並依規定格式,填暫繳稅額申報書,檢附暫繳稅額繳款收據辦理申報。營利事業若暫繳稅額逾2千元,且未以投資抵減稅額、行政救濟留抵稅額及扣繳稅額抵減暫繳稅額者,僅須繳納暫繳稅款,免辦理暫繳申報。
另一種為試算申報,公司組織的營利事業、合作社或醫療社團法人,會計帳冊簿據完備,使用藍色申報書或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並如期辦理暫繳申報者,可以今年前半年的營業收入總額,計算暫繳稅額。
TOP
【10】台CRS獨漏中港澳 安永:可藉關係條例補足
2017年08月23日 劉懿慧/台北報導
台灣CRS最快將在2020年進行第一次資訊交換,等於我國國人的海外所得、海外贈與或海外資產等都將會因資訊交換而透明,但該法規卻排除中國、香港及澳門,安永聯合會計事務所會計師林志翔建議,若兩岸租稅協議遲遲卡關,可將相關法規納入我國與這些地區的關係條例作為替代方案,以補足反避稅漏洞。
依稅捐稽徵法授權,財政部在本月初預告「金融機構執行共同申報及盡職審查作業辦法」草案,擬定2019年實施,最快2020年進行第一次交換,期許與國際建立一致性標準,提升跨國合作資訊交換效益。
但此辦法的法源依據為稅捐稽徵法第5條之1第6項,該法源在立法中明定將中國、香港及澳門排除於授權範圍,林志翔認為,稅局可與陸委會協商,未來這些區域執行資訊交換的法令遵循依據,是否能夠加入「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香港澳門關係條例」中,以補齊反避稅漏洞。
此外,從草案中就可看出整體大致時程,第一階段就新帳戶及既有個人高資產帳戶(2018年12月31日帳戶餘額超過100萬美元者)審查,並限期2019年底前完成;第二階段,則就既有個人較低資產帳戶(2018年12月31日帳戶餘額小於等於100萬美元者)審查,應於2020年底前完成。
林志翔表示,先前許多人對於反避稅仍正在猶豫觀望,但現在法源已逐漸完備,建議無論個人或企業皆要審慎面對,過去在海外沒有申報繳稅的部分,應要考慮在交換之前自動補報繳稅,避免在資訊交換後有漏稅罰款的問題。
TOP
【11】企業成長性、稅負不合理 台商海外掛牌二大關鍵
2017年08月23日 黃鳳丹/台北報導
證交所擬修改營業細則,未來台商海外掛牌要經上市母公司股東會通過,對此,證券承銷商、法人機構都予以肯定,認為過去確有釋股價格疑慮、資訊揭露等問題未規範,但專家也表示,重要的是企業成長性、稅制不合理的根本問題更應解決。
證券承銷商指出,看得出來證交所很希望把優質公司留在台灣掛牌,但企業出走的原因主要是台股評價過低,而評價之所以無法提升,第一個原因是在掛牌企業中,出現愈來愈多經營模式不轉型,「未來成長性」堪憂的情形,而所謂「未來成長性」就是像亞馬遜、特斯拉「企業沒有盈利,但投資人就願意買他們的股票,而不是投入一年不如一年的傳產業」。
他說,第二個原因是,投資人稅負沈重的問題,股利所得被重複課稅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答,但看得出來證交所很努力,推出當沖降稅作為流動量提供者誘因,不過仍未有根本的解決,當投資人買一家公司的股票,享受其過去一年的獲利成果,領股息卻需要被懲罰課稅,就連大股東都喜歡因此減資,如此將惡性循環不再積極尋找投資機會。
有企業表示,要到股東會同意基本上一定沒有問題,「反正一定會通過,即便未來要經過股東會決議,仍然會到海外掛牌」,只要做好資訊揭露透明、不損及股東權益,認為對企業營運更有幫助的發展模式,還是會做。
承銷商指出,根據過去與企業的互動,對於想要選擇海外掛牌的原因,也並非純然只為本益比,畢竟超高本益比並非常態,終將回歸理性而下降,為的是「企業能見度」與「借道中國搶全球資金」,台灣吸引更多全球資金的成長力道,與當前陸股給外資的無限想像空間,兩者已經無法相比。
TOP
【12】社群網購漏稅 4個月追158件
2017年08月22日 劉懿慧/台北報導
網際網路興起,許多人看準商機,紛紛透過Line或Facebook等社群軟體販售貨物或勞務,也易造成逃漏稅。而財政部自去年起將網路交易列入查核重點項目之一,光中區國稅局在4~7月間,就查獲158件網路營業人逃漏稅案,補稅加罰共計5,669萬元。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國內光纖網路鋪設及智慧型裝置普及,國人常運用各種網路通訊軟體與他人交流,近年來部分個人或營業人也利用此管道,做為銷售貨物或勞務的通路,例如利用Facebook創立拍賣社團或成立粉絲專頁,或透過Line刊登商品貼文等。
因網路交易較常有消費爭議,國稅局常接獲民眾檢舉店家逃漏稅情形,尤其未公開的網路銷售平台、並以私訊接受消費者下單方式進行交易者,最易遭檢舉未辦登記及漏未開立發票等情形。
除該局每年除將網路交易查核列為重點工作項目外,今年4月起也藉由檢舉、消費爭議投訴案件,及運用人工智慧(AI)及網路機器人產出消費資訊,掌握金流、物流及資訊流等,甚至會由稽核同仁自掏腰包購買商品的「釣魚」方式,進行網路密搜消費稽查,但最常查獲逃漏稅的方式仍以檢舉為最大宗。
截至4至7月底止,中區國稅局已稽查158件,補徵營業稅額達2,829萬元,依營業稅法第51條及稅捐稽徵法第44條擇一從重處罰2,840萬元,補稅及處罰總計5,669萬元。
該局提醒網路銷售業者,每月銷售貨物門檻達8萬元、銷售勞務達4萬元者,依規定辦理稅籍登記及繳納營業稅,凡在未經檢舉、未經稅捐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的調查人員進行調查前,自動向所轄稽徵機關補辦理稅籍登記及補報補繳營業稅款並加計利息,即可免予處罰。
TOP
【13】廠商假外銷、真逃稅 當心送辦
2017年08月22日 劉懿慧/台北報導

假交易真逃稅交易流程圖
現行財稅資訊系統的建構已漸趨綿密,並結合內地稅與關稅資料,使稽徵機關能更精確掌握營業人相關資料。中區國稅局近期查獲轄內某生產醫材大廠,透過境外營業據點,將國內銷售轉為外銷,以逃漏營業稅及營所稅,遭查獲後連補帶罰2,600萬。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長蔡碧珍表示,近期發現有販售生技機械的營利事業,利用境外公司操控買賣價格並短漏報所得,甚至透過與境外公司的虛偽交易,將原本屬境內銷售的交易行為,轉換為假外銷的交易模式,再辦理零稅率退稅,藉此逃漏稅額。
該局轄內生產醫療用機械的非上市櫃公司,洽定銷售貨物1億4,000萬元給境內乙公司,但為規避營業稅及營所稅,因此先使乙公司與設籍在免稅天堂地區的境外A公司簽訂銷售合約,數日之後,該公司再與A公司簽訂銷售合約,由該公司以6,000萬元報運出口貨物至香港給A公司,並辦理出口退稅,而後A公司在短期內,再將貨物從香港地區以1億4,000萬出口至台灣給乙公司。
但調查發現,A公司主要股東成員與該公司完全一樣,且該公司出口給乙公司進口貨櫃的貨櫃內容、重量皆相同,此外,該批貨物在香港僅卸櫃及貨物搬運,並未作加工、組裝等,所以可認定該貨物是由境內該公司銷售給境內乙公司,卻透過虛偽的安排逃漏稅額。
該公司除短漏報銷售額8,000萬元外,又虛增零稅率銷售額,且將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及利潤,移轉到境外A公司,以規避所得稅。該局查獲該案例後,除追回該公司的出口退稅款外,並就短漏報的營業收入,連補帶罰2,600萬元。
蔡碧珍指出,此案例是境內公司透過與境外公司的虛偽交易,將國內銷售行為迂迴轉換為外銷出口模式,使原應課徵5%營業稅稅率的應稅銷售額,轉換為零稅率銷售額,並短漏報銷貨收入。若營業人假藉合於法律形式,隱匿實質經濟事實的交易行為,經查獲後涉有以詐術或不正當方式逃漏稅捐,除了補稅處罰外,將移送檢調機關依法偵辦。
TOP
【14】東林珊瑚負責人 遭判刑追稅
2017年08月18日 黃力勉/台東報導
台東市的東林珊瑚涉嫌以甲地刷卡、乙地付款的方式逃漏稅2000餘萬,之後公司易主,還開立不實會計憑證的統一發票2.49億元,供接手的永瀚國際企業逃漏營業稅1189萬元,全案被國稅局函送地檢署偵辦後,負責人王忠輝分別被判刑1年2個月及6個月,並追繳逃漏稅額。
東林珊瑚主要針對陸客團銷售紅珊瑚,陸客在珊瑚店刷銀聯卡後,消費金額直接傳到大陸銀聯公司結算,扣除手續費後錢才匯入東林戶頭,藉此規避營業稅。
根據國稅局核定,東林在6個月的銷售金額達到7.68億元,漏報銷售金額達4.13億元,因此需追繳2069萬的營業稅。
之後王忠輝因為不堪虧損,因此決定以2.3億的價格,將東林珊瑚「無償轉讓」給永瀚國際,其中還包括2億多元的珊瑚存貨,並協助開立不實會計憑證的發票4張發票,總金額達2.49億元,幫助永瀚逃漏營業稅1189萬元。
國稅局台東分局發現東林珊瑚逃漏稅情事,將案件函送給地檢署偵辦,台東地方法院判決王忠輝違反商業會計法,分別處有期徒刑1年2個月及6個月,永瀚國際因違法行為取得的財產1189萬元,依法沒收。
南區國稅局台東分局表示,東林的逃漏稅已經進入追繳程序,將會依法追討。
TOP
【15】台版肥咖法案 衝擊高資產族
2017-08-23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台版肥咖法案(CRS)準備上路,誰會受到最大衝擊?答案是台商和高資產人士,他們的海外資產配置、收益或海外投資理財帳戶資訊將全部曝光。
過去個人、公司的稅務資訊只有納稅義務人自己和居民國的稅務機關知道,但跨國的稅務資訊則不透明,形成多重不課稅的問題。為了杜絕跨國避稅,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在2014年公告了共同申報準則(CRS),由簽署國透過稅務用途金融帳戶資訊自動交換(AEOI),讓非本國稅務居民的海外資產更透明。全球目前已經有101個國家或地區承諾實施CRS。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林志翔表示,CRS規定的應申報帳戶對象是非本國稅務居民,也就是未來與我國簽訂資訊交換條約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稅務居民,但是,一旦台灣和其他締約國開始執行資訊交換後,國人的海外帳戶資訊將被交換回台灣的財政部國稅局。海外所得、海外贈與或海外資產等,都會因資訊交換而透明。
財政部預定後年實施CRS,並在大後年第一次與其它國家或地區進行資訊交換。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陳麗媛進一步指出,金融帳戶資訊自動交換機制對於個人和企業都會有影響,個人方面,包括個人的海外帳戶將曝光,尤其是海外投資理財帳戶,如高資產人士以自身或投資公司名義在海外開立的投資帳戶。
其次,跨國職務多地領薪人士的薪資也將全都露。
至於公司方面,跨國企業的海外資產配置、收益等,將無所遁形。
而且未來也將實施的法人及個人「受控外國公司(CFC)」、「實際管理處所(PEM)」,也要透過CRS落實。CFC、PEM主要是避免企業將過多的利潤留在境外的控股公司。
CRS要交換的資訊內容包含姓名、地址、居住國家或地區(不限一個)、稅籍編號、生日、帳號、帳戶餘額、獲配的給付總額。
有關獲配的給付總額,陳麗媛強調,包括一年中因處分金融資產的收益、資本利得、股利、利息收入等。

TOP
【16】財部研商CRS作業辦法
2017-08-23經濟日報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
財政部昨(22)日邀集會計師、記帳士、記帳及報稅代理人等專家,研商「租稅協定稅務用途資訊交換作業辦法」,預計近期預告。
財政部官員解釋說,租稅協定下已有資訊交換條文,但屬於原則性規範,加上近來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針對租稅資訊規範越趨詳細、透明,因此我國制定租稅協定稅務用途資訊交換作業辦法,符合國際規定法規。
官員表示,稅務資訊交換的方式有三種,包括「個案」、「自發」、「自動」。金融機構執行共同申報準則(CRS)也屬於「自動」的一種,但因CRS規範相對大,因此我國單獨成立子法規辦法。而租稅協定下的資訊交換條文以個案居多,但仍須對於三種交換方式規範更加詳細。
租稅協定國家調查特定案件時,發現重要稅務資訊在台灣,對方國家可以根據租稅協定請求協助。
TOP
【17】買二手屋 留意前手用途
2017-08-23經濟日報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
民眾購買二手屋須留意,前屋主是否有出租公司行號設籍,若公司行號歇業或搬遷未註銷營業設籍,民眾恐會遭國稅局核定租賃所得,歸課綜所稅。
財政部表示,通常民眾在買房子,只會注意該房屋是否清空,但忽略營業設籍或是稅籍是否註銷等變化,加上所有權人出售時也未告知,導致新屋主被國稅局核定租賃所得。因此,民眾於購買不動產時,如購買後僅供自住,並未出租他人使用,應注意該屋是否有公司行號設籍而未遷出。若有稅籍未遷出之情形時,應儘速向所轄國稅局申請查明辦理稅籍遷出事宜,否則不僅遭國稅局核課租賃所得,還有地價稅、房屋稅可能沒有辦法當成自用住宅適用優惠稅率。
TOP
【18】金融個人帳戶統統要查
2017-08-23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共同申報準則(CRS)正式實施後,金融機構的客戶審查程序將分兩階段進行,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林志翔指出,所有個人帳戶都要審查,但既有實體帳戶如法人帳戶明年底帳戶總餘額或價值未逾25萬美元者,無須進行帳戶審查、辨識或申報。
金融機構的客戶審查,第一階段含新帳戶、既有個人高資產帳戶、既有實體帳戶,其中個人高資產帳戶是指明年底帳戶餘額超過100萬美元,需在後年底前完成。
既有實體帳戶如法人帳戶明年底帳戶總餘額或價值未逾25萬美元者,無須進行帳戶審查、辨識或申報。
第二階段則是就既有個人較低資產帳戶進行審查,即明年底帳戶餘額未逾100萬美元,應在大後年底前完成。
至於審查程序,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陳麗媛說,個人方面,金融機構必須取得新帳戶的自我證明,即證明稅務居民的身分。並根據六大非居民指標進行審查,包含居住者身分、地址、電話號碼、約定轉帳指示、被授權人簽名及轉信地址或代收郵件地址。
對於高資產帳戶還會進行紙本記錄搜尋及客戶關係確認。
實體帳戶即企業帳戶方面,帳戶總餘額或價值未逾25萬美元者,無須審查。
值得注意的是,陳麗媛說,針對無實質營運的消極非金融機構,如控股公司、財富管理或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機構會要求一併取得具控制權的人的資訊。
TOP
【19】汶萊公司年底清算 當心稅務風險
2017年08月24日劉懿慧/台北報導

汶萊公司停止服務概要
汶萊是許多台灣公司與個人設立境外公司的選項之一,但汶萊政府在去年年底宣布,停止外國人在汶萊成立的國際商業公司(租稅天堂公司,以下簡稱汶萊公司),並強制現存的汶萊公司須在今年12月24日解散或遷址。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表示,目前台商已逐漸撤出,而還未撤出者,應考慮潛在的稅務風險,再決定要清算或遷冊。
許多人面對汶萊的法令要求,通常有兩種做法,首先是「清算」,即是將汶萊公司關閉,但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洪連盛說明,若選擇此方法,應要注意是否有海外所得問題,假設台灣人有汶萊公司而去投資中國,若當初投資100元,現在已漲到1,000元,清算後就是賺900元,等同於產生海外所得900元,有立即實現的狀況。
第二種辦法,就是將汶萊公司變更成其他國家的境外公司,此程序稱為「遷冊」。但洪連盛指出,「遷冊」在許多國家的稅局眼中,是不被了解的稅務法律概念,因此易從形式上被認為等同汶萊公司被解散清算,而產生股權移轉,造成稅負成本。
此外,也要注意欲轉移到他國是否能夠接受該做法,例如汶萊公司欲遷去香港,但香港也許不能接受,企業就必須要用「新設公司」的概念進駐香港,就會產生有如清算的稅務成本問題。
另一位資誠會計師段士良也提及,若台灣母公司投資汶萊公司,汶萊公司有直接或間接投資大陸公司,一旦汶萊公司清算或遷址,有可能被視為直接或間接移轉大陸公司股權而產生稅負。而台灣或大陸稅局目前對汶萊遷址是否視為股權移轉,尚未有定論,也不排除可能遞延稅負,但仍需視個別案件討論。
而對於所遷入的國家也需審慎思考,台灣目前將推動包括受控外國公司(CFC)與實際管理機構(PEM)等反避稅制度,也將透過共同申報準則(CRS),加入國際金融資訊交換的網絡。
會計師曾博昇則補充,未來集團利潤配置將被攤在陽光下,運用境外公司保留貿易利潤的做法將受檢視,因此在架構調整同時,也須慎選境外公司所在地當地的環境與條件。
TOP
【20】CRS將實施 慎選遷入國
2017-08-24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台灣個人與企業可能會思考將在汶萊的公司變更為其他國家的一家境外公司;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段士良強調,應審慎選擇遷入的國家,並注意台灣即將實施共同申報準則(CRS)。
段士良說,在思考替代的控股公司時,應該全盤思考台灣及國際上的反避稅規定。
段士良解釋,台灣即將實施CRS(台版肥咖條款),將加入國際金融資訊交換網絡。未來在境外低稅區設立沒有實質營運活動的境外公司,將面臨境外利潤提前在台灣被徵稅。
台灣預定後(2019)年實施CRS,並在大後(2020)年第一次與其它國家或地區進行資訊交換。
未來將推動的反避稅措施,還有受控外國公司(CFC)與實際管理機構(PEM)制度,主要是避免企業將過多的利潤留在境外的控股公司,目前這兩個制度的實施時間尚未決定。CFC、PEM與CRS資訊交換機制是全球反避稅的三大措施。
資誠會計師曾博昇則補充,集團交易模式的安排也會受到各項反避稅措施影響。未來集團利潤配置將被攤在陽光下,運用境外公司保留貿易利潤的作法將受到放大鏡檢視,與經濟實質不符合的利潤配置被挑戰的可能性將大幅提高。
曾博昇說,在進行架構調整的同時,也應對集團交易模式是否調整進行評估,審慎考慮透過境外公司貿易或進行其他形式交易所可能帶來的風險,並慎選境外公司所在地當地的環境與條件,例如可否建立實質營運活動等。
曾博昇說,未來交易模式所帶來的利潤配置應與集團價值鏈與無形資產布局具備相稱性,才能應對未來反避稅的挑戰。
TOP
【21】外籍旅客 退稅管道放寬
2017-08-24經濟日報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
財政部昨(23)日表示,自今年9月1日起,外籍旅客向屈臣氏等1,800多家特定營業人購買的特定貨物,取得退稅明細申請表,可在特約市區退稅櫃檯申請退稅。
財政部修正「民營退稅業者及特定營業人辦理外籍旅客購物退稅應注意事項」部分規定,放寬特約市區退稅服務適用範圍。
過去外籍旅客在台北101、太平洋SOGO百貨忠孝店、新光三越百貨台北信義新天地A8館及高雄漢神百貨等四處要退稅,必須是在該處消費的物品,但在今年9月1日後,在其他特定營業人購買的物品也可以退稅。
現行1,800多家特定營業人,例如屈臣氏等,只要該店可退稅,消費物品就可退稅,但為方便外籍旅客退稅,放寬至特約市區櫃檯也可申請退稅。
我國自2016年5月1日起參考國際做法,委由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提供外籍旅客購物退稅e化服務,同步實施「特約市區退稅服務」。
外籍旅客申請特約市區退稅並無金額上限,實施初期規定,民營退稅業者的特約市區退稅服務,限受理申請向35家民營退稅業者特約特定營業人購買特定貨物支付的營業稅。
TOP
【22】台企汶萊公司遷址 留意稅負
2017-08-24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汶萊政府要求現存的公司在年底前辦理解散或遷址至其他地區;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洪連盛表示,解散或遷址汶萊公司可能產生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稅務風險,有此情況的台灣個人與公司不可不慎。
洪連盛提醒,不論選擇清算或遷址汶萊公司,除了法律程序及變更登記程序外,還需注意是否會造成股東國家及被投資國家的稅負。另外,還有涉外法律文件的準備、投審會變更申請等,各環節程序缺一不可。
不少台灣公司與個人在汶萊設立境外公司,汶萊政府去年底宣布停止國際商業公司服務,並強制要求現存的汶萊公司必須在今年12月24日前辦理解散或遷址至其他地區。
面對汶萊停止國際商業公司服務,資誠會計師段士良認為,許多台灣個人與企業可能會思考將汶萊公司變更成為一家其他國家的境外公司,但這種程序通常稱為遷址或遷冊(redomiciliation),「遷冊」很容易從形式上被認為等同於汶萊公司被解散清算,而產生股權移轉,造成稅負成本。
段士良舉例,若台灣母公司投資汶萊公司,一旦汶萊公司清算或遷址,將有可能被視為台灣公司移轉汶萊公司股權而產生稅負。若汶萊公司有直接或間接投資大陸公司,一旦汶萊公司清算或遷址,有可能被視為直接或間接移轉大陸公司股權而產生稅負。
段士良說,台灣或大陸稅局目前對汶萊公司遷址到底是否視為股權移轉未有定論,也不排除可能可以遞延稅負,但仍需視個別案件討論。
資誠表示,面對汶萊新的法令要求,受影響的台灣個人與企業必須立刻採取行動,在未來幾個月內進行架構調整,調整所涉及的問題面向廣泛,多個國家的稅務及法律議題,須要進行審慎評估。
資誠建議,行動前先與專家作通盤分析與討論,審慎選定投資架構及交易模式,避免產生不利的影響。

TOP
【23】台版肥咖條款將上路 境外利潤可能提前課稅
2017-08-23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即時報導
台灣個人與企業可能會思考將在汶萊的公司變更為其他國家的一家境外公司;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段士良強調,應審慎選擇遷入的國家,並注意台灣即將實施共同申報準則(CRS)。
段士良說,在思考替代的控股公司時,應該全盤思考台灣及國際上的反避稅規定。
段士良解釋,台灣即將實施共同申報準則(CRS),將加入國際金融資訊交換網絡。未來在境外低稅區設立沒有實質營運活動的境外公司,將面臨境外利潤提前在台灣被徵稅。
台灣預定後 (2019)年實施共同申報準則(台版肥咖條款),並在大後(2020)年第一次與其它國家或地區進行資訊交換。
未來將推動的反避稅措施,還有受控外國公司 (CFC)與實際管理機構(PEM)制度。主要是避免企業將過多的利潤留在境外的控股公司。目前這兩個制度的實施時間尚未決定CFC、PEM與CRS資訊交換機制是全球反避稅的三大措施。
資誠會計師曾博昇則補充,集團交易模式的安排,也會受到各項反避稅措施影響。未來集團利潤配置將被攤在陽光下,運用境外公司保留貿易利潤的作法將受到放大鏡檢視,與經濟實質不符合的利潤配置被挑戰的可能性將大幅提高。
曾博昇說,在進行架構調整的同時,也應對集團交易模式是否調整進行評估,審慎考慮透過境外公司貿易或進行其他形式交易所可能帶來的風險,並慎選境外公司所在地當地的環境與條件,例如可否建立實質營運活動等。
曾博昇說,未來交易模式所帶來的利潤配置應與集團價值鏈與無形資產布局具備相稱性,才能應對未來反避稅的挑戰。
TOP
【24】國際反避稅 台商不但得另謀他處還有被加稅風險
2017-08-23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即時報導
位於東南亞的汶萊是許多台灣公司與個人設立境外公司的選項之一,因應全球反避稅趨勢,汶萊政府於去年年底宣布停止國際商業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pany)(汶萊公司)服務,並強制要求現存的汶萊公司必須在今年底前辦理解散或遷址至其他地區。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服務會計師洪連盛表示,因應此一法令變革,受影響的台灣個人與企業須立刻採取行動,但解散或遷址汶萊公司可能產生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稅務風險,有此情況的個人與公司不可不慎。
洪連盛指出,不論選擇清算(liquidation)或遷址(redomiciliation)汶萊公司,除了法律程序及變更登記程序外,還需要注意是否會造成股東國家及被投資國家的稅負、涉外法律文件的準備、投審會變更申請等,各環節程序缺一不可。
「遷冊」在許多國家稅局眼中並不是一個被了解的稅務法律概念,很容易從形式上被認為等同於汶萊公司被解散清算,而產生股權移轉,而造成稅負成本。
TOP
【25】陸商務部 嚴抓假境外投資
2017年08月25日 吳孟翰/綜合報導

中國近年對外直接投資情形
繼中國國家發改委上周聯合商務部等4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引導和規範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中國商務部昨(24)日提出5項措施,加強對外投資的管理,其中包括將加強境外投資真實性的審查,堅決遏制虛假、非理性的境外投資行為。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昨表示,中國企業近年的境外投資已出現問題,特別是去年以來,非理性的對外投資快速成長,對中國的金融安全、國有資產安全等方面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和隱患。為此,有關部委於上周發布「指導意見」,以引導和規範境外投資方向。
高峰表示,針對境外投資管理,商務部將重點做好5項工作:首先,進一步加強境外投資真實性的審查,鼓勵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境外投資,堅決遏制虛假、非理性的境外投資行為;二、完善境外投資備案報告管理制度,落實「鼓勵發展+負面清單」模式;三、加強境外投資事中事後的監管,確保企業規範健康地「走出去」。
四、將積極推進境外投資立法,將境外投資引導、監管、規範、保障納入法治化軌道;五、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強化「走出去」公共服務平台,整合資源,落實「一站式」資訊服務。
高峰並稱,對於境外投資管理,商務部將堅持三個「不動搖」:堅持對外開放的戰略方向不動搖、堅持推進「走出去」戰略不動搖、堅持防範境外投資風險的原則不動搖。同時做到三個「確保」:確保企業境外投資行穩致遠、確保「一帶一路」建設順利推進、確保中國金融安全和經濟安全。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6年中國企業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額達到1701.1億美元,年增44%,創下歷史新高。不過受到去年底以來趨嚴的外匯管制措施,及官方和對企業海外併購案的嚴審,今年前7月,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金額較去年同期銳減44.3%,累計為572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引述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林桂軍說法稱,2015年到2016年中國對外投資成長很快,但是一些監管措施沒跟上,部分項目風險較大。現在對外投資額下降是合理的,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已進入了一個調整期。
TOP
【26】台巴拉圭關稅減讓 政院通過修正案
2017年08月25日 劉懿慧/台北報導

海關進口稅則部分修正草案概要
為執行與巴拉圭共和國經濟合作協定中,我國的關稅減讓承諾,行政院會昨(24)日通過海關進口稅則部分修正草案,包括部分項目逐年調降關稅、其餘項目均於生效後立即免稅等。財政部表示,該草案將列下會期的優先法案,期望能在2018年上路。
此外,為配合產業發展需要,草案中也修正包括生質燃料免稅規定、四項蠶絲相關產品免稅,以及資訊服務型機器人只要符合規定就可免徵關稅等三項規定,預估造成1年關稅稅損約8,090萬元,但也評估將帶來龐大經濟實質效益,最快下會期通過後即可適用。
在台巴經濟合作協定部分,依據協定我方關稅減讓清單,對原產於巴拉圭的54項貨品,除1項全脂乳粉及15項合板產品,分別以6年及5年期程逐步調降至免稅,其餘38項均於協定生效後立即降為免稅。
財政部官員說明,全脂乳粉現行稅率為10%,將分為6年逐步調降至免稅;15項合板產品則依不同稅目有8.5%、10%、12.5%不等稅率,預計分5年逐步調降至免稅;其餘38項中,有19項本來就是免關稅貨物,因此此次修正進行調整的稅目共計35項。
而配合產業發展需要的部分有三項規定,首先為生質燃料免稅規定,官員表示,現行生質燃料稅率為10%,但為協助提升相關產業綠色競爭力,加強再生能源多元化的用途,增訂輸入專供生質燃料用的棕櫚仁殼,經經濟部證明其用途屬實者,可免徵關稅。
第二,為鼓勵高附加價值的蠶絲產品開發,建構具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只要稅則為第5002.00.00號「生絲(未加撚者)」、第5003.00.10號「未梳或未精梳之廢絲」、第5003.00.90號「其他廢絲」及第5004.00.90號「其他絲紗(廢絲紡成者除外),非供零售者用」等4項產品,其關稅稅率將從10%降為免稅。
第三是資訊服務型機器人的免關稅規定,官員指出,原先依照不同功能約為4%~4.5%稅率,而因應全球服務型機器人市場將大幅成長,為帶動國內資訊硬體設計與應用服務研發產業,搶占服務型機器人相關應用服務商機,增訂輸入用於資訊服務、社交服務或安全監控等三項用途的資訊服務型機器人,經經濟部證明屬實者,可免徵關稅。
TOP
【27】報關出錯 自動補正免罰
2017-08-25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行政院會昨(24)日通過海關緝私條例及關稅法修正案,增訂多項有利進出口業者及報關業者規定,包括自動補報免罰,海關放行後發現是不得進口物品時,須退運或追繳貨價的期限,從五年縮短為一年等。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這兩項修法案後,將函請立法院審議,行政院長林全請財政部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溝通協調。
財政部次長吳自心表示,這次修法內容多是對納稅義務人比較有利的,重點包括第一,比照內地稅,增訂自動補報免罰機制,以鼓勵行為人主動陳報自新,並即時更正報單錯誤事項,降低海關查緝及稽徵成本。
官員表示,現在報單一上網,沒有更正的機制,修正案增訂,在海關查驗前補正資料,可以免罰。舉例來說,若報單內容是1,000元,結果誤植為100元,就會有低報價值、逃漏關稅的問題,未來只要在查驗前補正,都免罰。
官員表示,因內地稅已有自動補報免罰機制,修正案也增訂這項規定。
第二,為避免對人民信賴利益及法律安定性有過度侵害之虞,縮短海關對放行後不得進口貨物,要求退運或追繳貨價的處分期限,從現行五年改為一年。
現行規定是,海關在放行後發現是不可進入的物品時,可要求退運或追繳貨價,期限是放行後五年內,都可做此要求,由於五年的期限太長,可能進口人都已經把物品賣掉了,很難追回,也衍生不少爭議。
因此,這次修法決定縮短期限,將放行後五年內,改為放行後一年內,若被發現是不可進入的物品,海關可要求退運或追繳貨價。
第三,海關可就個案違章情節酌情處罰,以符合比例原則。官員表示,未來將訂定裁罰倍數參考表,更有彈性,視情節輕重作罰。
第四,為避免與關稅法授權訂定的業者管理法規重複規範,並使關稅及內地稅的漏稅罰裁罰對象一致,刪除海關緝私條例有關運輸業、倉儲業及報關業的處罰規定。官員表示,這些處罰規定在關稅法相關子法已有規定,有些違規並非走私,因此予以刪除。
第五,有些違禁止進口後,被沒入銷毀經費一定金額以上,由違規進口者負擔,以符公平。

TOP
【28】進口三類貨品 免課關稅
2017-08-25經濟日報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
財政部昨(24)日表示,行政院院會審查通過海關進口稅則,配合產業發展,生質燃料用的棕櫚仁殼、蠶絲產品、資訊服務型機器人三項免徵關稅,估計稅損約4,539萬元。本法案列入立法院下會期優先法案。
財政部官員指出,財政部下會期優先法案除股利所得稅改,還包括海關緝私條例以及海關進口稅則修正。海關進口稅則修正有兩方向,其一是台灣與巴拉圭經濟合作的關稅減讓,其二,配合產業發展需求三項產品修法進口免徵關稅。
財政部關務署官員說,在台巴經濟合作我國關稅減讓54項產品部分,一項全脂奶粉關稅10%與15項合板產品如木材相關產品關稅8.5%~12.5%不等,分別以生效日起六年、五年內逐年減少至零關稅。其他38項自協定生效日後降為零關稅,其以冷凍去骨牛肉產品為主。
官員解釋,台巴關稅減讓預計稅損為3,551萬元,希望下會期立法院三讀,通過後,雙方須以相互通知之後的30天內為生效日,希望明年初可以上路。
而在修正海關進口稅則時,為提升產業綠色競爭力、鼓勵高附加價值蠶絲產品開發,以因應全球服務型機器人市場大幅成長,帶動國內相關應用服務商機,取消三項貨品進口關稅,包括生質燃料用的棕櫚仁殼,現行稅率為20%;蠶絲產品,現行稅率10%;資訊服務型機器人,現行稅率4%~4.5%。
TOP
【29】企業上傳帳務 享三租稅獎勵
2017-08-25經濟日報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
為便利營利事業以網路或媒體向所在地國稅局提示帳簿資料電子檔案,財政部訂定「營利事業提示帳簿資料電子檔案作業要點」,營利事業可採用網路平台上傳或媒體遞送帳簿資料電子檔案,享有三項租稅獎勵。
而若是營利事業完成以網路平台上傳或媒體遞送帳簿電子檔案,依「財政部獎勵營利事業提示帳簿資料電子檔案實施要點」第4點規定,可適用獎勵包括,如期提示完整帳簿資料電子檔案,除經審核有異常項目者外,「免再提示憑證供核」。
其二,若如期提示完整帳簿資料電子檔案,經稽徵機關查獲當年度短漏所得稅稅額不超過10萬元,或短漏報課稅所得額占全年所得額的比率不超過5%,並繳清稅額及罰鍰,其後二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案件,可書面審核,「免列入營所稅選案查核對象」。
但除當年度經稽徵機關調整全年所得額100萬元以上者外,同時須未涉嫌違章短漏報所得額等情事。其三,若如期提示完整帳簿資料電子檔案,可由各地區國稅局指定專人協助解決有關稅務法令及實務問題。
TOP